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38篇 |
免费 | 8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150篇 |
妇产科学 | 56篇 |
基础医学 | 401篇 |
口腔科学 | 68篇 |
临床医学 | 1428篇 |
内科学 | 843篇 |
皮肤病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306篇 |
特种医学 | 48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913篇 |
综合类 | 2847篇 |
预防医学 | 1081篇 |
眼科学 | 114篇 |
药学 | 1131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067篇 |
肿瘤学 | 25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208篇 |
2018年 | 310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553篇 |
2013年 | 644篇 |
2012年 | 747篇 |
2011年 | 840篇 |
2010年 | 824篇 |
2009年 | 814篇 |
2008年 | 711篇 |
2007年 | 628篇 |
2006年 | 589篇 |
2005年 | 500篇 |
2004年 | 462篇 |
2003年 | 393篇 |
2002年 | 374篇 |
2001年 | 328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64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北京怀柔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用药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15年1月至6月对北京怀柔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97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抽血化验.分析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并比较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既往2型糖尿病患者所用降糖药物的差异.结果 ①胰岛素55.7%(277/497)、二甲双胍49.5%(246/497)和阿卡波糖30.2%(150/497)的使用率较高.②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的使用率高于既往患者(x2=11.34,P<0.05),而胰岛素的使用率低于既往患者(x 2=11.97,P<0.05).③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HbA1c<7%)为23.7%(118/497),其中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达标率低于既往患者血糖达标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1.16,P<0.05).结论 北京怀柔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尚存在不足,总体血糖达标率不高,需进一步加强并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3.
Rab10蛋白作为Rab鸟苷三磷酸酶家族成员之一,不仅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转运、锚定和融合过程,同时也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通过对Rab10在细胞内囊泡运输和肿瘤中的机制研究,可能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严重恶化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肿瘤远处转移的机制较多,如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学说、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既往研究还发现,血小板可能在肿瘤远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与肿瘤远处转移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内耳结构相当复杂、深在,当其出现病变时只依靠临床体征及临床表现去判断,缺少客观的评判指标,尤其对膜迷路积水的情况.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内耳钆造影技术的发展,内耳的精细结构已经可以显像.本文就磁共振内耳成像及钆造影技术的原理及在内耳相关疾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后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仓鼠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区域动脉输注生理盐水组(LAI + saline组)、区域动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LAI + LMWH组)和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IV + LMWH组).每组予以高脂饲料(20%猪油+ 10%胆固醇+ 1%丙基硫氧嘧啶+ 1%胆酸钠+ 68. 9%普通饲料)喂养.4周造模成功后,按照Schimidt法,于造模后 30 min 时 LAI + LMWH 组注入 LMWH 20 IU/kg,IV+ LMWH组经静脉输注等量的LMWH,LAI + saline组采取与LAI + LMWH组相同的输注方式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造模前经外周静脉注入吖啶橙靶向白细胞荧光染料(2 ml/kg),注射完毕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成像系统动态观察活体动物胰腺微循环,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 h及6 h 3个时间点检测胰腺微循环血管平均直径(MVD)、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FCD)及微循环血流速度(MFV)、白细胞黏附水平.6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三酰甘油及血淀粉酶水平,然后处死动物获取胰腺组织,并观察病理学改变,记录胰腺病理学评分.结果 灌注LMWH4 h后的LAI + LMWH组与 IV + LMWH 组及 LAI + saline 组比较,LAI + LMWH 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FCD、MFV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白细胞黏附数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灌注 LMWH 6 h 后的 LAI + LMWH 组与 IV + LMWH 组及 LAI + saline组比较,LAI +LMWH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 FCD、MFV呈缓慢上升趋势(P<0. 05),白细胞黏附数呈缓慢下降趋势(P<0. 05),IV + LMWH组与LAI + salin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灌注生理盐水组外,其余各组的胰腺病理学评分较灌注前均有明显改善,4 h时的LAI + LMWH 组改善最显著,6 h时的LAI + LMWH组次之.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微量LMWH能明显改善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病情,对HLAP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原代体外培养软骨细胞,6孔板内制备细胞损伤模型.显微镜观察正常细胞和划伤后1、3和7 d的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软骨细胞和损伤后1、3和7 d MMP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成功建立细胞损伤模型.MMP-2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比正常组均升高,其中损伤后7 d最高(P<0.05~P<0.01).MMP-3 mRNA表达水平在细胞损伤后1、3、7 d与正常组均明显下降,损伤后7 d最低(P<0.01).MMP-9 mRNA表达水平在损伤后1、3、7 d均比正常组升高,划伤后3 d最高,随后开始下降(P<0.01).结论:MMPs在细胞损伤后的不同时间点表达不同,可为调节细胞外基质基因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咽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咽化痰汤治疗,同时2组治疗期间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并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2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NF-α水平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下清咽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更有效缓解慢性咽炎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冠心病为第一诊断)的药物使用情况,探讨患病人群的年龄、性别特征,并比较二者的西药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26例冠心病患者和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频数分布)和χ2检验等分析方法对这两类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规律、用药的药品频次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冠心病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4位为抗凝药、β受体阻断药、降脂药、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用药方式以五联用药为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4位为抗凝药、降糖药、β受体阻断药、降脂药;用药方式以六联用药为主。结论 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LA)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药物干预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背部皮下注射葵花油,实验组和药物干预组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模型,药物干预组大鼠同时给予LA腹腔注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中酪氨酸羟化酶(TH)、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中脑TH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组中脑TH蛋白在黑质比鱼藤酮组明显增高(P<0.05),但是较对照组仍有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大鼠Nrf2和HO-1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比实验组明显增高(P<0.05),但是较对照组仍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纹状体组织中脂质代谢产物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药物干预后纹状体中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但较对照组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GSH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药物干预后GSH明显增加(P<0.05),但较对照组仍显著降低(P<0.05).结论 LA能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PD大鼠模型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PD样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