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6篇
  国内免费   734篇
  完全免费   1172篇
  综合类   24322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502篇
  2010年   1357篇
  2009年   1369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278篇
  2006年   1273篇
  2005年   1083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871篇
  2002年   727篇
  2001年   721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449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89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67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   总被引:143,自引:1,他引:142  
王辰  杜敏捷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125,T001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内血栓形成情况。方法 以4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尸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03例同期非肺心病、非DIC尸检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肺组织及其他脏器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重点观察肺细小动脉中血栓情况。结果 肺心病组中44例存在多发性肺细小脉血栓,发生率为89.8%;其中合并较大肺动脉内血栓者9例,发生率为18.4%;细动脉内血栓占全部血栓的80%。对照组仅3例见肺细小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内血栓形成情况。方法以4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尸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03例同期非肺心病、非DIC尸检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肺组织及其他脏器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重点观察肺细小动脉中血栓情况。结果肺心病组中44例存在多发性肺细小动脉血栓,发生率为89.8%;其中合并较大肺动脉内血栓者9例,发生率为18.4%;细动脉内血栓占全部血栓的80%。对照组中仅3例可见肺细小动脉内血栓,发生率为2.9%。所有检出血栓均与血管内膜紧密粘连,提示为原位血栓形成。存在肺细小动脉血栓病例的其他脏器均未见血栓。统计分析显示肺心病组肺细小动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极为突出和常见的病理学改变,为临床上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地位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7  
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根本病因。文从理论概述,临床疗效,药理研究,病案举例等方面论证了益气活血法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31  
利用清华大学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中国期刊网》(CNKI)专题全文数据库中的数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改良法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使之简便易行,高效可靠.方法:采用肝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采用台盼蓝染色排斥法鉴定细胞活率,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HSC纯度.结果:采用改良法,每只大鼠的HSC得率为(2.54±0.13)×107个,细胞活率为(98.8±0.7)%,高于旧方法的HSC得率[(2.18±0.18)×107个,P<0.01]和活率(94.3±0.6)%,P<0.01].用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HSC纯度为(96.8±1.0)%,高于单用desmin鉴定的纯度(91.8±2.2)%(P<0.01).结论:改良的大鼠HSC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易行又经济,在保证纯度的同时,提高了得率和活率.采用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提高了鉴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4例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MTX单次肌注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及药物剂量.方法对52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34例采用MTX 50 mg/m2单次肌注并加服米非司酮150 mg,MTX剂量≤75 mg/次;B组18例单用MTX治疗.结果A组成功率94.12%(32/34),B组88.89%(6/1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疗程成功率,A组70.59%(24/34);B组38.89%(7/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TX剂量:一组平均92.13 mg,B组135.14 mg.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住院日:A组平均8.91 d,B组13.39 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剂量偏小,疗程短,副反应较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结论]提示补肾中药龟板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纳米羟晶/胶原仿生骨修复家兔颅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采用先进的仿生骨材料制备工艺,摹仿天然骨骼的形成过程,制备具有天然骨中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材料,并用其修复家兔颅颌骨实验性穿通型骨缺损.方法:用四环素荧光示踪,放射性同位素^45CaCl2标记和放射自显影等手段观察和评价骨创的愈合情况。结果:该新型仿生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进和加快骨创愈合的作用明显,为一种颇有前途的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描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了5家医院的加强医疗病房(ICU)1990至1996年间收治的366例MODS患者,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 最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以及入ICU时的SOFA评分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19,0.750和0.616。没有器官衰竭的患者SOFA评分为3.7±1.2,病死率21.7%,6个器官衰竭的患者SOFA评分为20.2±1.4,病死率77.8%。呼吸系统达到最高评分的时间最短(1.41d),循环系统所需时间最长(4.89d)。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最大(OR1.75),之后是肾脏(OR1.42),循环系统(OR1.38),凝血(OR1.34)和呼吸系统(OR1.17)。肝脏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影响(OR0.99)。结论 最高SOFA评分和SOFA评分差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在ICU住院期间MODS的发生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