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 评价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8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下咽部ESD治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41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手术完成率、手术用时、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用时49.1 min(10~110 min)。54处病变实施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8.2%(54/55),其中41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阴性,R0切除率为74.5%(41/55)。55处病变切除过程中均存在创面少量渗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有2例(4.3%)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于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复查内镜,1例(2.2%)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经多次水囊扩张后解除梗阻。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例发现下咽部同部位黏膜病变再次行ESD治疗。随访至2020年10月,未再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剂治疗,以及氧自由基清除等治疗。采取这些综合治疗措施,可使疗效明显提高。为此,作者就上述治疗措施作一综述,以期为读者较全面了解AIS的治疗进展提供参考资料。1溶栓治疗 按给药方式分为动脉内溶栓和静脉内溶栓。前者为导管介入的动脉局部给药,作用集中准确,用药量少;后者为全身给药,简便易行,用药量大,较易普及。1.1溶栓剂主要有组织纤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高校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生饮食习惯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研究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某高校898名在校学生方便面食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1.5%的学生1个月以上吃1次方便面,96.5%的学生每次食用1袋或不足1袋.女生对方便面的健康认知得分高于男生[(2.25±0.06)分、(1.78±0.06)分,P<0.01)],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26±0.09)分、(2.00±0.05)分,P<0.05)];但女生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比例要高于男生(72.7%,39.7%,P<0.05),研究生高于本科生(73.8%,54.3%,P<0.05).结论 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方式不合理,性别、年级是影响医学生方便面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应着重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校社区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方案和健康促进活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0所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共1 875名,进行大学生肝炎防护KAP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4.6%,强化接种率为35.83%,分别有19.0%和40.0%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进行过强化接种,15.9%的学生未听说过乙肝疫苗强化接种。乙肝主要传播途径完全知晓率为30.4%,其中血液传播知晓率为85.5%,母婴传播为79.3%,性传播仅为68.4%;非传播途径“共同用餐”“打喷嚏、咳嗽”知晓率仅为60.0%,59.6%。预防乙肝有效途径的完全知晓率为68.5%,其中“接种乙肝疫苗”的知晓率最高(95.7%),“避免无保护性行为”知晓率最低(76.7%)。结论 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乙肝防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所掌握内容并不系统、全面,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强化接种率均不高。有必要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乙肝预防控制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医教协同的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改革尝试,探索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具体阐述了探索构建以多模块课程体系、多层次临床实践、多方向科研训练3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需要充分发挥临床医学院的教学功能、合理制定临床带教的激励机制、积极创造临床科研的有利条件等思考与建议,为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9.
近年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日趋增高 ,其病因为多种病毒。病毒感染机体后 ,心肌产生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后遗症为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因此急性期治疗至关重要。黄芪是一味能补养心气、改善症状的传统补益中药 ,近年来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1 黄芪的成分 药典载 :药用黄芪主要有 2种 ,其一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根 ,其二为蒙古黄芪的根。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皂甙类、多糖类、氨基酸类及生物碱类等。2 药理作用 1抗病毒 黄芪可降低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