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72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输尿管支架的放置方法. 方法 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28例,术中均放置输尿管支架. 预先将输尿管支架分别向两端穿好导丝,经输尿管切口将其向远端插入至膀胱,拔出远端导丝,再向近端插入至肾盂,拔出近端导丝52例(方法一);将输尿管支架上端卷曲部分留下约1cm,其余部分剪掉,将具有可塑性钢丝从输尿管支架直行处侧孔插入至顶端,用操作钳辅助将全部输尿管支架置入输尿管内,包括卷曲部分,操作钳夹在输尿管支架与钢丝分叉处,倒退回抽钢丝,输尿管支架倒退进入输尿管-肾盂内,"倒退法"放置输尿管支架376例(方法二). 结果 所有患者输尿管支架放置均成功,输尿管均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其中方法一耗时7~12min,方法二耗时25S~3min. 所有患者拔出引流管时间、拔出导尿管时间、漏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倒退法"放置输尿管支架操作简单易学、耗时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该手术的难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预防结石移位的作用。方法13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四组。 A组(非梗阻性结石,不使用封堵器),41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23(71~170)mm2;B组(非梗阻性结石,使用封堵器),31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19(71~181)mm2;C组(梗阻性结石,不使用封堵器),29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31(71~207)mm2,结石梗阻时间8.6(2~32)个月;D组(梗阻性结石,使用封堵器),33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29(71~196)mm2,结石梗阻时间9.5(2~35)个月。观察四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肌酐的升高值、结石残留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四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血肌酐的升高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的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结石残留率明显比A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组与D组的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D组的结石残留率比A+C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封堵器在不增加手术的难度、不增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结石移位的发生率,特别是在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但是在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8年7月~2000年7月共收治84例腺样体肥大病人,应用鼻内镜及筛窦钳行直视下腺样体切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讨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恢复程度分别为(58.93±1.07)、(45.11±1.66)、(18.23±1.67)、(24.38±2.87)°,均优于参照组的(63.23±3.23)、(46.83±3.27)、(19.89±2.26)、(31.24±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疗法,对于骨折部位愈合进程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药物止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耗时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方式对止血效果不产生影响。结论:综上所述,对孕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止血,能够有效减少产程耗时,降低产后出血量,使用前景广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法下Narcotrend(NT)在全麻苏醒期对患者意识监测的准确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麻醉维持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NT监测镇静深度并统计术毕患者睁眼时的NT和时间,继而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来判断NT对意识恢复判断的准确性。结果:2组比较,睁眼时N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睁眼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和七氟醚组的AUCROC分别为0.913和0.920。结论:无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醚吸入维持全身麻醉,NT均可准确反映患者意识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