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
打针吃药是件多么苦恼的事!有没有一种药,可以在体内长期有效,注射一次疗效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种药在体内受到调控,可以根据人体需要自行调节生产药物? 这不是天方夜谭,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生了病,不用再吃像现在这样的药物,而是直接向体内注射基因,在体内形成一个天然的药物加工厂,在人体需要的时候生产药物,不需要的时候自动关闭。自身生产的药物,一次注射,药效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就是被誉为医药工业第四次革命的基因治疗。 人类疾病的根本原因与人体内的基因有关。除了外伤 相似文献
3.
4.
卢大儒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9,(5)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CML)是婴儿或少年中一种罕见的疾病。该病患者有和成人CML不同的临床、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以淋巴结肿大,湿疹样改变,病程早期即有血小板减少,马利兰疗效差和Ph染色体缺如为特征。已知c-abl和bcr基因融合是导致真正CML的关键性改变,应用分子探针可确认CML,而不论其是否有可见的染色体重排。本文报道1例JCML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患者系8个月男婴,具有JCML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未加治疗而于确诊后4天死于心力衰竭。骨髓细胞染色体显带分析揭示正常核型。患者白血病细胞DNA分别用BglⅡ、BamHI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中脑胶质瘤患者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Thr241Me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探讨其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技术检测我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江苏、浙江、安徽等)汉族人群中771例脑胶质瘤患者(病例组)和752例非肿瘤对照受试者(对照组)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应用统计学方法对TaqMan技术成功检测分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 468例受试者(病例组760例,对照组708例)应用TaqMan技术成功进行了目标基因检测及分型,基因分型成功率为96.4%.统计学分析发现:对照组C和T等位基因频率以及TC、TT基因型频率与病例组无显著差异.经年龄和性别因素校正,TC基因型(P=0.909;OR=0.981;95%CI=0.701~1.371)或TT基因型(P=0.642; OR=0.7; 95%CI=0.156~3.146)与CC基因型相比并不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生风险.结论:我国上海及其周边省份汉族人群XRCC3基因Thr241Met的变异基因型TC和TT可能不是脑胶质瘤的遗传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评价时差成像技术(time—lapse,TL)干式培养与传统湿式培养对不同年龄组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 7月至2021年12月,2390例体外胚胎培养结果,其中TL组640个周期,传统湿式培养组(对照组,Control,C组)1750个周期,比较两组间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的差异。结果 (1)两组在女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因素、促排卵药物(Gonadotropins,Gn)用量、受精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在20-29岁组:与C组比较,TL组有效胚胎率 (75.39%vs 70.15%)、优质胚胎率(49.79%vs 41.98%),TL组均显著升高(P<0.01);在30-34岁组:与C组比较,TL组优质胚胎率(46.70%vs 41.43%)也显著升高(P<0.01),囊胚形成率(57.14%vs 52.74%)、优质囊胚率(35.82%vs 32.26%)明确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C组比较,TL组优质胚胎率(44.05%vs 48.96%,P<0.05)、囊胚形成率(16.11%vs21.77%,P<0.01)及及优质囊胚率均显著降低(16.11%vs 21.77%,P<0.05)。结论 与常规湿式相比,在低年龄组(20-34岁),TL培养可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而在高年龄组(≥40岁)则显著降低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可能与培养基渗透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21/18/13三体的无创性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病的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危害大,涉及的基因突变也很复杂,单基因遗传病的NIPT需要检测特异基因缺陷,因而需要更高的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单基因病的NIPT主要将单基因突变转化为单体型分析来提高突变分析灵敏度,以及直接对孕妇外周血胎儿基因突变进行精确定量的策略。该文对NIPT的发展,特别是单基因病的NIPT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NIPT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8.
9.
10.
我们应用选取目前胶质瘤相关基因调节通路中的95个基因制成的低密度表达谱芯片(MFC)通过高通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阐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并希望能找到一种更简单、有效的能高通量检测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