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
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是LASIK后早期出现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发病率较低,但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恢复.我们自开展LASIK以来,共9例14眼发生DLK,经及时诊治,患者视力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的非球面设计对视网膜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球面人工晶状体眼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相差及对比敏感度表现,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的不同设计对视网膜成像影响的差异。方法对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分为2组,每组30例(30只眼),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为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SN60(Alconco,ltd)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ysof SN60WF(Alcon co,ltd)。于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Orbse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Baush & Lomb co,hd)对2组病例进行角膜曲率和Q值的检查,同时将瞳孔散大至6.0mm后,应用Zywave波前相差仪(Baush&Lomb co,hd)进行波前相差检查。应用Opts&500(Swreo Optical,USA)对比敏感度检测仪进行明视及暗视对比敏感度检查。应用配对的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白内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术后的总体相差、高阶相差和球差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非球面组与球面组的术后视力没有显著差别(P〉0.05);在6.0mm瞳孔直径状态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的高阶相差明显低于球面人工晶状体组(P〈0.05)。SN60WF人工晶状体组在明视1.5、3.06、6.0、12、18cod及暗视1.5、3.0、6.0、12、18cod的对比敏感度均明显优于SN60人工晶状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在明显提高视力的同时,可同时降低术前存在的波前相差和高阶相差。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相比,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提高某些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在暗环境(大瞳孔)状态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相差,尤其是球差,低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光学区的非球面设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34例Pilon骨折患者按Ruedi-Allgowe。骨折分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分成两组,A组14例,为Ⅰ型及Ⅱ型软组织损伤较轻者,采用切开复位三叶草形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20例为Ⅱ型及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34例中有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7.5个月。32例均骨性愈合。A组Ⅰ型、Ⅱ型优良率分别为85.7%、80%,B组Ⅱ型、Ⅲ型优良率分别为77.8%、63.6%。结论:根据骨折具体情况及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治疗Pilon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6例,并全部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0个月,以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8.5%。结论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是港口作业区的常见眼病。1994年8~9月在我港第一作业区呈爆发流行,共286人发病,患病率17.88%。我们采用诺氟沙星眼药水及病毒叹眼药水进行防治,同时进行患者隔离及公用设施消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防治过程中,发生病毒叹服药水致眼部过敏反应2例,结合既往在港区用此药治疗中发生的4例共6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例中男《例,女2例;年龄26~42岁。均诊断为“接触性过敏性结膜炎”,其中单纯结膜充血水肿(轻型)3例,眼睑水肿、渗出伴结膜充血水肿(重型)3例,均无全身过敏反应表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ASDis)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因腰椎融合术后ASDis行翻修手术的患者为ASDis组,匹配同期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经过相同时间随访未发生明显ASDis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前者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随访时间及初次手术病因,后者包括胸椎后凸角(TK)、矢状位躯干偏移(SVA)、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腰椎前凸角(s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结果 共纳入ASDis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随访时间及初次手术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Dis组患者LL、sLL、SS均小于对照组(36.00°±5.44°vs 43.88°±10.62°,17.80°±5.79°vs 27.62°±6.74°,27.50°±5.30°vs 31.06°±7.48°,P均<0.05),PT大于对照组(26.12°±8.24°vs 18.80°±7.67°,P<0.01),两组间TK和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SDis组中SVA>50 mm、PI与LL的差值(PI-LL)≥10°及sLL占LL比例(RL)<60%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8/25 vs 21/50、16/25 vs 11/50、21/25 vs 17/50,P均<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矢状位失衡与ASDis的发生密切相关,手术节段前凸恢复不良导致邻近节段腰椎代偿性后凸可能是引起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因方式不同和技巧差异,术后复发率差异较大。巨大翼状胬肉(胬肉进入角膜缘内超过5mm)及进展期胬肉复发率高,手术效果差。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我们采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18例24眼,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4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先将患者的术前CT数据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中,根据颌骨镜像原理进行术前设计及三维手术模拟,确定骨切除位置及范围.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及手术范围可将参考架置于患者前额或是下颌骨颏部.完成注册与配准,使手术视野和导航显示屏上的虚拟图像完全匹配.结果:面部的解剖结构与三维重建模型完全吻合,术中顺利完成实时导航.手术器械可实现空间定位,能够明确其与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手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术后疗效的评估是通过术前计划和术后CT重建影像相融合得到的,1~3年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系统在提高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