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稳定过表达XAF1基因A2780卵巢癌细胞株,并观察XAF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质粒pcDNA3.1(+)和pcDNA3.1(+)-XAF1转染至卵巢癌细胞A2780,通过质粒抗性标记(遗传霉素G418)筛选得到阴性对照细胞株(A2780/Negative control, A2780/NC)和稳定表达XAF1的细胞株(A2780/XAF1);通过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XAF1的卵巢癌细胞A2780/XAF1,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与A2780/NC相比,A2780/XAF1克隆形成能力能力更低(P= 0.0016),细胞贴壁后第1天和第3天增殖活性更低(P=0.009,0.0035),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2780/XAF1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01)。在无凋亡刺激、无血清培养及紫杉醇诱导下,A2780/XAF1的凋亡率均比A2780/NC更高(P<0.001);在不同紫杉醇浓度作用下,A2780/XAF1的增殖活性均显著低于A2780/NC(P<0.001),且A2780/XAF1的紫杉醇半数抑制浓度显著低于A2780/NC。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XAF1的卵巢癌细胞A2780/XAF1;XAF1调控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并增加了卵巢癌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配合温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配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TCD监测微栓子信号,观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微栓子监测阳性率为3.3%,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TIA停止发作率、继续TIA发作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90.0%、6.7%和3.3%,对照组分别为60.0%、20.0%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针灸能够改善TIA患者的微栓子阳性率、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内蒙古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分析医学类与其他专业在校本科生的慕课学习现状。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上和线下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然后分析比较医学类本科生和其他专业本科生的慕课学习现状。结果内蒙古地区医学本科生的慕课了解率和使用率偏低(均不足40%)而且明显低于其他专业本科生,同时慕课学习的活跃度医学本科生也明显低于其他专业本科生;医学本科生更注重慕课学习时间灵活性、名师授课和课程免费三个因素,而其他专业本科生则更注重课程免费和教学方式新颖两个方面;参与慕课学习的目的医学本科生和其他专业本科生差异不大,主要都是以扩展专业知识、完成作业、兴趣爱好和提高成绩为主;对于目前可获取的慕课课程来说,大多数学生认为存在着种类少、自律性差、互动少和收费等缺点;另外,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慕课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和辅助工具并都希望慕课提供更好的服务,医学本科生更多的希望共享国内外优秀慕课而其他专业本科生更期待高校在建设慕课中选择本校的名师或最优秀的课程。结论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地区医学类在校本科生对慕课的了解和使用率偏低,而且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对于慕课课程有着独特的需求。建议内蒙地区医学类高校应开展慕课普及工作并结合自身特点引进精品慕课资源,更好的实现"互联网+"的现代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背景:红霉素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短,毒副作用较大,有必要将其制成靶向缓释制剂。
目的:筛选制备肺靶向红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
设计、时间及地点:正交设计对比观察实验,2005-06/12在广东药学院药剂实验室完成。
材料:红霉素,明胶。
方法:根据乳化缩聚法原理,将适量红霉素分散于明胶溶液中,首先与油相形成W/O型乳剂,再经固化等处理后形成微球。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微球性质较显著的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即明胶的浓度、乳化剂的用量、固化时间和搅拌速度,以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根据L9(34)正交设计试验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工艺条件,通过微球的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等指标的加权求和值来衡量,加权求和值越大,质量越好。
主要观察指标:正交设计实验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
结果:红霉素明胶微球最佳实验方案为明胶浓度为15%,乳化剂用量为3.0 mL,固化时间为0.5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最佳方案制得的红霉素明胶微球形态圆整,且药物确已包裹在微球中,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4.15±0.20)μm,载药量为(5.83±0.38)%,包封率为(65.70±0.56)%。肺靶向微球粒径7~ 25 μm的范围占总数的90.16%以上,最佳工艺条件重现性良好。
结论: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了制备红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技术,所制得的微球符合肺靶向微粒的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middle cerebral artery syndrome,MCAS)患者脑血管运动反应性,总结其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30例有症状及30例无症状MCA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受检者屏气前、屏气末双侧MCA血流速度及屏气时长,计算屏气指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病变。研究组病变患者BH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病变患者指标明显低于轻度与中度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症状或有症状MCAS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均伴有明显下降,及时检测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为缺血性卒中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和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用于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的价值,并探讨EBUS-TBNA和PET/CT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采用EBUS-TBNA诊断前已采用PET/CT检查的45例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EBUS-TBNA检查前接受普通白光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支气管内病变。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切除,并经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EBUS-TBNA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为81.48%(22/27)、特异性100%(18/18)、阳性预测值100%(22/22)、阴性预测值78.26%(18/23)、准确性88.89%(40/45);PET/CT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2.59%(25/27)、特异性55.56%(10/18)、阳性预测值75.76%(25/33)、阴性预测值83.33%(10/12)、准确性77.78%(34/45),EBUS-TBNA在诊断的特异性(P=0.003)和阳性预测值(P=0.016)方面优于PET/CT。结论EBUS-TBNA在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与PET/CT联合应用,可使EBUS-TBNA诊断恶性纵隔淋巴结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多西他赛联合卡铂(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2013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诊治的 80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并按照摸球法随机分组:将单纯
采取 TC 化疗方案者设为对照组(40 例),将采取 CIK 联合 TC 化疗方案者设为观察组(40 例),就两组患者近期肿瘤控
制效果、1 年生存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
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1 年生存率是 92.5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16+
CD56+、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 CD16+
CD56+、CD4+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D8+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适宜采取 CIK 联合 TC 化疗方案,可改善近期疗效,并调节患者
免疫功能,提高 1 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市住院医师抑郁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抑郁症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管理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目前参与住培的住院医师372名,分别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住培管理满意度问卷,对重庆市住院医师抑郁症现状及住培管理满意度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偏相关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与住培管理满意度的关系。结果 372名住院医师中轻度抑郁症及以上程度抑郁症发生人数为218人(58.60%)。不同年龄、学历、婚姻情况、工作时长、住培管理满意度的住院医师抑郁症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2、17.35、12.24、21.70、95.20,其P值分别为0.028、0.027、0.016、0.041、<0.001。偏相关分析表明,住院医师抑郁症总分与住培管理满意度5个方面(总分、指导教师、培训基地、管理人员、住培收入)存在负相关(r=-0.52、-0.45、-0.47、-0.45、-0.40,均P<0.01)。抑郁症与住培管理满意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住培管理满意度对抑郁症存在负向影响,其B值为-1.71、OR值为0.18,P<0.001。结论 重庆市住院医师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学历、婚姻情况、工作时长、住培管理满意度与抑郁症发生程度相关,且抑郁症程度越高,住培管理满意度越低。相关部门应重视住院医师心理健康,并提高住培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