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MMM)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SMMM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5.5岁(65~9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出血及鼻腔新生物,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较明显,以上皮样细胞和小圆细胞为主,伴有局部少量梭形细胞样细胞,仅部分显示黑色素.其中1例可见黏液样变,1例色素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复发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色素减少,多数细胞胞质透明,呈气球样变.免疫组化示HMB45、vimentin、S-100均不同程度(+),NSE、LCA、sMA、CD99和desmin(-),局部CK、CD68弱(+)各1例,Ki-67程度不一.结论 鼻腔原发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形态多样,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GFR、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EGFR与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关性.结果: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30/44)、79.5%(35/44)和63.6 %(28/44),与癌旁组织[6.8 %(3/44)、4.5 %(2/44)和9.1%(4/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5.35,P=0.00;x2=50.78,P=0.00;x2=28.59,P=.00).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GFR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 =-0.306,P=0.043),与vimentin呈正相关(r=0.595,P=0.000).在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和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GFR、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79、5.81及4.32,P均<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GFR表达升高伴随E-cadherin下调和vimentin上调,它们的变化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并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脑出血大鼠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自体血注射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脑出血后第1~7天给予MMP-9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30 mg/kg,1次/d,灌胃)进行干预,第7天运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动物并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抗体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血肿周围微血管密度(MVD),并测定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侧脑室附近的室管膜下区(SVZ) MMP-9的表达的灰度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MP-9表达增加、MVD增加,而干预组较模型组MMP-9表达减少,MV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抑制MMP-9表达可能对其恢复期血管再生及神经功能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行牵引与超声波配合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比较观察。方法治疗组:89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牵引与超声波配合治疗。结果治疗组:89例,疗效:优48例,良好1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2%。结论牵引与超声波配合治疗的刺激,有激发了穴位经气,通经络的主治作用;手术能够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能解除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因而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容易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选取本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脱位的患者34例,对脱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治方法。结果本组34例全部复位成功;20例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全部复位成功;4例患者给予单纯切开复位治疗,同期进行内收肌松解;2例患者进行大粗隆骨折钢丝内固定股骨柄松动治疗,并重新安装、调换人工颈,同期进行内收肌松解治疗。复位后进行疗效评价,优20例(占58.82%),良8例(占23.53%),中6例(占17.65%),差0例(占0%),优良率82.34%。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外展肌力缺乏、髋臼位置不良、软组织张力不足等,复位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情况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统临床病理学教学中存在一定条件限制的局限,提出临床、影像、解剖、病理内容“四位一体”混合式数字化教学改革实践。该教学法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该教学方法具体优势体现在:临床、影像、解剖、病理不同模块的数字化材料得到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有助于提高住培医师对病理特征及疾病整体特征的认知,促进其临床病理结合思维能力;混合式数字化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临床病理讨论等多种形式,使教学自由度更高,有利于课堂学习及自学。本研究通过对该“四位一体”混合式数字化教学的构建和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以期为临床病理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2004年应用髂内动脉栓塞、侧支循环动脉栓塞、增敏剂增强放疗治疗难治性骨盆软骨肉瘤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55岁.其中髂骨6例,坐、耻骨1例.因骨盆部或腹股沟处疼痛入院,检查后发现骨盆肿瘤,均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术后复发,临床表现为再次出现疼痛,软组织肿胀、髋关节活动受限,其内可见钙化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