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全市的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黄山市2014—2018年的淋病数据、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黄山市累计报告淋病病例761例,年均发病率为11.09/10万,年均增长率为29.1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12.29,P<0.05)。淋病的人群分布中,男女报告病例数之比为13.63:1,男女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3.18,P<0.05);15~4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85.94%,职业以农民最多,占44.81%;以屯溪区、歙县报告病例数较多,分别占37.45%、23.26%。结论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淋病防控形势严峻,需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中有26例(21 3%)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5)、大体类型(P<0.05)、组织类型(P<0.01)、分化程度(P<0.05)及肿瘤浸润深度(P<0.05)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直肠癌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0%(7/54)和27.9%(19/68).结论 对于局限于浅肌层的T2期直肠癌,因其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可考虑行经肛局部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郑炜  姚春丽 《陕西中医》2015,(2):133-135
目的:为发挥中医药在高血压病防治方面的独到优势,观察自拟降血压方药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12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压方(罗布麻、夏枯草、野菊花、车前子、大黄、天麻、钩藤、杜仲、生牡蛎、石决明、牛膝、桑寄生、益母草、山栀子、黄芩、夜交藤、丹参)进行治疗,以上处方水煎服,日服用2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1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1%;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21.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该自拟降压方降压效果良好,不失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报道2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合病例提高对获得性血友病A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胸外心脏按压效果及复苏成功率.方法:65例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的患者为观察组,70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跳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骨折发生率.结果:萨勃心肺复苏机组临床效果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而骨折发生率较人工按压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效果和成功率要优于传统人工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慕课教学法(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取2019/2020年下学期进入眼科课程学习的临床本科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8人及MOOC联合PBL模式教学组63人,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满意度,进一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估MOOC-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本科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MOOC-PBL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总成绩均高于LBL组学生,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OC-PBL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OOC的PBL新模式教学有助于提高眼科的教学质量,在眼科学临床教学中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深化掌握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增强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为医学高等院校的眼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ICU 常规与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0 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8 年7 月到2019 年11 月,按照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接受ICU 常规治疗的45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另外45 例接受ICU 优化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心脏指数、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两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CU 常规治疗相比,ICU 优化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脑复苏情况的改善,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升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并发心律失常的肺癌患围术期的病情变化规律,探讨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一组57例术前有心律失常肺癌患术前、术中、术后心律失常病因,类型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7例的术前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术后有心律失常有34例,占59.8%,加重18例,占31.5%,术后心律失常类型多样。术前心律失常与肿瘤侵及纵隔、心脏有关,术后心律失常与疼痛、心肺功能不全、应激反应及低血容量等诸多因素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结论:肺癌合并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应根据病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镇痛及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减轻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率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0月在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89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进行随访其股骨头坏死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骨折复位时间、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时间对股骨头坏死的影响。结果:①189例患者随访24个月~62个月,其中出现股骨头坏死36例(19.04%),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平均时间(15.64±5.12)个月;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骨折复位时间、复位质量、内固定时间分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骨折Garden分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相关(P〈0.05或P〈0.01)。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时性别、骨折Garden分型、骨折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对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应加强临床干预,以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