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早产儿晚发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情况。方法总结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共69例LM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LMA发生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发生时间及血气分析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出生胎龄<34周发生LMA占68.11%;出生体重≥2.5kg占14.49%;②母乳喂养8例(11.5%),发生时间在2~3周36例(52.17%);③血气分析结果表明,pH值降低,BE负值增大,PCO2正常或稍低,PO2正常;④治疗予短期SB口服,疗效良好。结论早产儿晚发性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人工喂养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进行血气分析以早期明确诊断;本病治疗简单,早期积极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邹永蓉  龚放  李茂霞  文勃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4-1324,1399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喘憋性肺炎2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头孢噻肟钠静滴,治疗组另予痰热清注射液1.0ml·kg-1·d-1静滴,对照组予病毒唑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0%.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确切,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乔红  邹永蓉  龚放 《四川医学》2007,28(12):1410-14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入院新生儿进行微量血糖检测。统计所有的低血糖患儿,分析其发病率、起病的相关因素、低血糖、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低血糖异常发生率为6.5%,以男婴多见,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致低血糖;早产、低出生体重、小出生日龄均是发生低血糖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痰病中窒息是其首发因素,窒息程度不同,造成不同水平的血糖异常;其次是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相对的持续时间短,累及脏器少,短期预后较好。结论 母亲有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史、新生儿疾病史均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其短期预后较好,但应对低血糖患儿进行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黄兆敏  杨泽凯  邹永蓉  龚放 《西部医学》2007,19(6):1083-1084
目的 观察纳洛酮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疗效.方法 将99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胎龄30~34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氨茶碱 纳洛酮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在呼吸暂停消失和氧饱和度改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较之单用氨茶碱起效更快,效果更明显,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喘憋明显,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治疗困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其中40例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容量反应的价值。采用PICCO监测仪和PVI监测仪持续监测68例脓毒症感染性休儿童在PLR试验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将PLR试验前后CI增加值百分比(ΔCI)≥15%的归为有反应组,将ΔCI<15%的归为无反应组。68例儿童共进行了113次PLR试验,其中有反应组52例次,无反应组61例次。有反应组PLR试验前的SVV、PVI高于无反应组(P<0.05)。有反应组PLR试验后CO、CI升高(P<0.05),SVV、PVI降低(P<0.05),HR、MAP和CVP无明显改变(P>0.05)。无反应组PLR试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PLR试验前,SVV和PVI与ΔCI呈正相关(r=0.887,0.901,P<0.05)。cut off值取14.69时,PVI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85.1%。cut off值取12.58时,SVV预测容量反应的AUC为0.9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87.4%。结果说明PLR联合PVI和SVV均能够有效地评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儿童对液体复苏治疗的容量反应。PVI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亲胎盘炎症与宫内感染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母亲产前抗生素使用对宫内感染早产儿血清IL-6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IL-6水平变化与早产儿出生后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胎龄28~36周、单活胎、转入该院新生儿科、符合宫内感染诊断标准而母亲无其他合并症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胎膜胎盘送病理检查,并检测出生时、治疗48 h后早产儿血清IL-6的水平。首先,将宫内感染早产儿根据胎盘病检结果分为无绒毛膜羊膜炎组、绒毛膜羊膜炎Ⅰ期组、绒毛膜羊膜炎Ⅱ期组,探讨母亲胎盘炎症与宫内感染早产儿血清IL-6水平的关系;其次,将宫内感染早产儿按母亲产前使用抗生素疗程分为母亲产前使用抗生素≥3 d组、<3 d组及未使用组,探讨母亲产前抗生素使用对宫内感染早产儿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最后,将宫内感染早产儿分别根据其胎龄、病情、IL-6水平及治疗48 h后转归进行分组,比较各组IL-6水平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结果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且在无绒毛膜羊膜炎、绒毛膜羊膜炎Ⅰ期、Ⅱ期的病例中呈依次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产前使用抗生素(≥3 d、<3 d)早产儿出生时血清IL-6水平均低于未使用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时血清IL-6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时血清IL-6水平在非危重组、危重组及极危重组呈上升趋势,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好转组治疗48 h后血清IL-6水平低于出生时,病情加重组治疗48 h后血清IL-6水平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7 pg/ml与≤7 pg/ml早产儿PVL、PIVH、ROP、BP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感染时早产儿静脉血IL-6水平升高,且与胎盘炎症严重程度相关;母亲产前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降低宫内感染早产儿血清IL-6水平,且血清IL-6水平与临床治疗效果相关;而宫内感染早产儿出生时IL-6水平和PVL、PIVH、ROP、BPD的发生率没有必然联系,故血清IL-6水平对评价感染严重程度、指导抗生素应用、评估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估早产儿出院时营养状况,探讨其与胎龄、营养支持方式、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时间≥2周、出生胎龄2837周的适于胎龄儿,分别按出生胎龄分组及按营养支持方式分组,回顾分析每组入、出院时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情况。并比较出院时Z评分<-2组和≥-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每组患儿出院时Z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大,出院时Z评分越低;营养支持力度越低,出院时Z评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Z评分<-2组严重感染、贫血、呼吸暂停及呼吸衰竭发生率较Z评分≥-2组更高(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时营养状况均较出生时差,严重感染、贫血、呼吸暂停、呼吸衰竭与早产儿的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改善其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生儿复苏培训效果,探讨有效的适用于基层医院的培训方法。方法比较、分析138名学员培训前自我评价与笔试测评成绩和培训后笔试测评成绩;比较其中96名有培训经历者与42名无培训经历者培训前的自我评价与笔试测评成绩和培训后笔试测评成绩;比较46名复训人员首次培训后及复训前、后笔试测评成绩。医院督导评估医疗机构新生儿复苏工作开展情况。结果所有学员培训前自我评价显著高于笔试测评成绩,培训前、后笔试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培训经历者培训前自我评价及笔试测评成绩均显著高于无培训经历者(P<0.05),培训后笔试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训人员复训后笔试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复训前(P<0.05);培训前仅3家医院开展新法复苏,培训后参加培训单位均能开展该项工作。结论要在西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新生儿复苏工作,除硬件投入外更应重视技术培训,采用与案例结合的操作性培训,强调个人技术规范性与团队合作的流畅性,定期的复训强化和必要的现场督导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6 d,因皮肤黄染9 d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母孕38周,经阴道分娩,无宫内窘迫,Apgar评分不详.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母亲22岁,血型O型,Rh(+),父亲23岁,血型A型,Rh(+).否认葫豆黄等家族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7℃,脉搏123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3620 g,哭声大、反应好,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面色红润,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