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8月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3±10)岁(60~86岁),疼痛范围位于T2~T11,受损节段1~4节,病程3~18月。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行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3d后重复1次。采用VAS对术后1,7,30,90d进行疼痛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行术后1,3月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PSQI分值均降低,而SF‐36量表中各参数均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均无血、气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行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定位准确,安全高,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蝎毒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蝎毒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蝎毒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蝎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蝎毒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蝎毒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最佳应用途径、剂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两种不同电压(45 V、65 V)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胸背部PHN患者60例,根据使用的PRF电压不同分为两组:A组(45 V)和B组(65 V) ,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胸神经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为靶点进行PRF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普瑞巴林口服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PSQI、普瑞巴林剂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在同一时间点的随访中,B组患者的VAS、PSQI和普瑞巴林剂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与45 V相比,65 V的PFR治疗PHN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椎旁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给予胸椎旁注射,药物:神经妥乐平、得宝松、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每周1次,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否存在痛觉超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VAS值和PSQI均显著降低(P〈0.01);VAS值:前3次注射每次均较上一次显著降低,但第4次与第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觉超敏缓解率为78.26%;胸椎旁注射治疗中和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但3次以上的治疗则无必要。  相似文献   
5.
胸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胸椎旁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给予胸椎旁注射,药物:神经妥乐平、得宝松、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每周1次,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否存在痛觉超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VAS值和PSQI均显著降低(P<0.01);VAS值:前3次注射每次均较上一次显著降低,但第4次与第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觉超敏缓解率为78.26%;胸椎旁注射治疗中和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但3次以上的治疗则无必要。  相似文献   
6.
蜂毒肽抗肿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蜂毒肽的结构和药理作用,探讨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发展情况。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进一步研发具有减毒增效作用的蜂毒肽新剂型以及通过基因技术对蜂毒肽进行改造,对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氧自血疗法是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其对脑梗塞、下肢缺血性疾病、心肌缺血、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等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三氧自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从三氧自血疗法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此法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soft tissue surgery theory)可否提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rESWT)治疗菱形肌损伤(rhomboid muscle injury)的疗效.方法 收集60例单侧菱形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n=30)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行菱形肌走行区域联合患侧颈肩部(斜方肌、冈下三肌)rESWT,对照组(n=30)仅在菱形肌走行区域行rE-SWT,每周1次,共治疗4次.选用疼痛强度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每次rESWT治疗前、完成4次rESWT治疗后随访4周、12周及24周共7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并作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后6个时间点的NRS评分均较第1个时间点和同组内前1个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比较,从第2周起,实验组NRS评分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ESWT可缓解菱形肌损伤患者的疼痛,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行菱形肌走行区域联合颈肩部rESWT治疗菱形肌损伤优于单一菱形肌走行区域rESWT.  相似文献   
9.
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参多糖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人参多糖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其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最佳应用途径、剂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