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于气静联合麻醉下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毕均用0.9%氯化钠溶液充分冲洗盆腔.术后24h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24个月电话随访妊娠情况,比较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的妊娠率,观察盆腔手术史、输卵管妊娠史、人工流产史、输卵管妊娠史、输卵管柔软程度和盆腔粘连程度对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236例患者中术后妊娠120例,未妊娠116例,总妊娠率50.85%,1 a内妊娠率41.10%,1~2a内妊娠率16.5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7.42%、53.24%,二者比较,P>0.05;有、无盆腔手术史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9.06%、54.55%,二者比较,P>0.05;有、无输卵管妊娠史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4.83%、56.67%,二者比较,P<0.05;有、无人工流产史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5.61%、55.74%,二者比较,P<0.05.术前HSG检查显示输卵管柔软者术后妊娠率59.84%,欠柔软者46.75%,僵硬者29.73%,妊娠率两两比较,P均<0.05.腹腔镜下盆腔粘连轻度者术后妊娠率58.09%,中度者47.06%,重度者28.13%,妊娠率两两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输卵管妊娠史、输卵管柔软程度和盆腔粘连程度与术后妊娠率有关.结论 输卵管妊娠史、输卵管柔软程度、盆腔粘连程度三者可能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和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ad2)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A组)、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和4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中Bub1和Mad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Bub1蛋白在A,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8%,57.50%,85.00%,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患者的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d2蛋白在A,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7.50%,22.50%,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Mad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ad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Bub1和Mad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8,P<0.01)。结论 Bub1和Mad2蛋白相互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86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1)总妊娠率49.40%,盆腔黏连轻度组妊娠率64.44%,中度组妊娠率38.78%,重度组妊娠率18.52%;输卵管柔软组妊娠率58.43%,欠柔软组妊娠率41.82%,僵硬组妊娠率31.82%;输卵管造口组妊娠率30.77%,未造口组妊娠率65.91%;各组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内妊娠率81.71%,1年后妊娠率18.29%.结论 输卵管造口、盆腔黏连程度、输卵管柔软度、术后指导妊娠为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发生子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7—2019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产科就诊的子痫前期-子痫患者1 024例,根据是否发生抽搐分为子痫组(A组)32例和子痫前期组(B组)992例,对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病史、症状、体征、合并症、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与子痫前期患者相比,子痫孕妇的年龄和白蛋白(ALB)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和舒张压高,高血压病程短,未规律产检及出现头痛的比例高,水肿程度严重,颅脑MRI检查阳性率高,并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死胎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均不是子痫前期孕妇发生子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症状体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其发生子痫的风险,但单一指标并不能起到预测作用;子痫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