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xed lineage leukemia 1(MLL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家族的成员之一。MLL1与WDR5、RbBP5、Ash2L和DPY-30组成MLL1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控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水平,对造血系统的发育和血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部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因MLL1基因易位而产生的致癌蛋白——MLL1融合蛋白,MLL1融合蛋白在发挥其致癌作用时需要功能完整的MLL1酶复合物,故靶向MLL1-WDR5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为治疗MLL1融合型白血病的潜在策略。本文对MLL1-WDR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构信息以及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已报道数据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酮内酯类抗生素是具有大环内酯结构的红霉素衍生物。大量耐药病原菌的迅速出现使红霉素类半合成抗生素临床应用出现了挑战,也促使了针对耐药菌的第三代酮内酯类药物的研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代表药物为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酮内酯类抗生素C-6位、C-5位糖环、三环类、C-11,12位及C-12位等处结构修饰方面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第三代酮内酯半合成抗生素合成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相转移催化实现了Darzens反应,合成了地尔硫(艹卓)的重要中间体α, β-三元环氧羧酸酯。为地尔硫(艹卓)的合成工艺改进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相转移催化实现了Darzens反应,合成了地尔硫蕈的重要中间体α,β-三元环氧羧酸酯.为地尔硫革的合成工艺改进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尤启冬  王华 《药学教育》2000,16(2):27-28
随着改革开放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国际间科技相互沟通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工具。高等学校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强化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进  郑莹  张睿  许文俐  尤启冬 《药学进展》2002,26(5):274-278
具有过氧基团结构的青蒿素类化合物主要用于耐药性疟原虫感染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的报道,对青蒿素类化合物体内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将1.5当量的高锰酸三甲基十六烷基铵(制法见 Syn-thesis 1984:431)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到含硝基化合物和三  相似文献   
8.
光学活性的缩水甘油酸钾(4)是不对称合成的重要试剂,在设计和合成新的神经肌肉阻断剂过程中,用1,6-亚己基二甲磺酸酯和(4)(1:2)在18-冠醚-6和HMPA中反应,分别制得光学活性的对称1,6-亚己基缩水甘油酸酯(6b)和(6c),不对称的1,6-亚己基缩水甘油酸酯(6a)的合成分二步进行,首先用(4a)和1,6-亚己基二磺酸酯(1:1)和TEBA和二氯甲烷中反应制得(5),(5)再和(4b)在18-冠醚-6和HMPA中反应制得(6a)。在合成过程中,若将(5)和(4b)在TEBA和二氯甲烷中反应,除得到(6a)外,还得到一个手性的氯代亚己基单缩水甘油酸酯(7)。  相似文献   
9.
以三环类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地氯雷他定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7个地氯雷他定衍生物,其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定。豚鼠回肠收缩实验显示:两性化合物9a拮抗组胺H1受体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地氯雷他定。化合物9a对hERG的抑制活性较弱,并且对豚鼠心率以及心电图各个间期的影响较小,提示其不具有潜在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0.
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