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5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医学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基因的可变性和多基因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使人类疾病特别是各种肿瘤呈异质性特征。异质性是个体间和个体内组织细胞与分子在时空两方面的动态变化所致,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对疾病的处理应遵从"个性化"宗旨,而个性化的诊治必然要逐步实现"精准性"。精准性治疗依赖于精准性诊断,病理学诊断是多种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单纯/复杂性增生内膜,7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6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IGF-Ⅰ蛋白表达阳性率是54.5%、40%(P>0.05);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是18.2%、60%(P>0.05).结论(1)IGF-Ⅰ与子宫内膜增生可能无关.(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增高,推测其在内膜细胞的恶性转变及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姜黄素对胰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MTT法、Annexln V-FITC/PI双染法、细胞周期分析法、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姜黄素对Pan0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姜黄素对Pan02细胞Bax,Bcl-2,COX2,Bak.Survfvin mRNA的表达。结果(1)姜黄素抑制Pan02细胞生长呈量效关系;(2)姜黄素处理组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2/M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3)姜黄素处理组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凋亡细胞比例增多,形态上出现明显细胞凋亡:(4)姜黄素处理组Pan02细胞Bcl-2和Bak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OX-2.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Pan02细胞增殖,它可改变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Bcl-2家族而不是IAP家族(至少不是Survivin)参与了Pan02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的凋亡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2016年间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晚期(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产妇胎盘组织,各30例。采用TUNEL法检测3组胎盘底板中间型滋养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妊娠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的AI分别为1.5860±0.2541、5.2609±2.8643及9.0000±6.2763,呈增高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PPARγ在正常妊娠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93.3%,100%,呈增强趋势,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PPARγ与凋亡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 r=0.591, P<0.05)。结论 PPARγ可能通过诱导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近年细胞培养实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促进骨形成,采用动物实验观察胰岛素和他汀类药物立普妥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为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完成。①实验分组: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选择10只为空白对照组,余45只经鼠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40只符合造模标准,随机分为糖尿病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所有大鼠皆给予相同普通饮食。胰岛素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于实验第4天接受中效胰岛素治疗,6~8U/d分两次颈背部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按每只鼠每周血糖进行调整。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于实验第4天给予立普妥1.25mg/kg灌胃。糖尿病未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③实验评估:9周末用乙醚麻醉,每组取4只大鼠去眼球取血之后处死。14周末应用同样方法处死剩余大鼠。均取腰椎骨,常规脱钙石蜡包埋,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平均骨小梁厚度和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血中Ⅰ型胶原氨基端肽测定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检测方法(碘标记)。结果:实验期间大鼠死亡5只,其中糖尿病未治疗组1只于第3周死亡,胰岛素组2只于第6周死亡,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2只于第7周死亡。①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9周末立普妥治疗组、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光镜下见骨质疏松表现。14周末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治疗组骨组织微观结构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②平均骨小梁厚度:9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14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③平均骨小梁间距或弥散度:9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4周末:糖尿病未治疗组及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④Ⅰ型胶原氨基端肽水平:9周末:立普妥治疗组和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4周末:胰岛素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和胰岛素 立普妥治疗组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①糖尿病大鼠造模9周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②糖尿病大鼠骨质变化表现为骨吸收超过骨形成作用,主要以骨吸收增强为主。③立普妥及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骨质的形成,抑制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钙对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春玉  王波  赵明  季晓鹏  何丽萍  吕申  叶建珏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138-2139,T00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应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Lipitor)治疗后骨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血中I型胶原氨基端肽(PINP)水平变化,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分为糖尿病(D)、立普妥治疗组(L),空白对照组(C),每组10只。D组和L组大鼠经鼠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大鼠流向生理盐水。L组大鼠予立普妥灌胃。9周及14周分别处死大鼠,取骨与血行骨组织形态计量法分析及应用放免方法检测PINP水平。结果 9周末,D组和L组光镜下见骨质疏松表现,PINP水平:C组(63&;#177;7)μg/L,D组(67&;#177;3)μg/L,L组(100&;#177;11)μg/L,D组和C组无差异,L组明显增高(P&;lt;0.05)。14周末D组仍见骨质疏松征象,而L组微观结构较9周末明显改善;PINP水平:C组(60&;#177;11)μg/L,D组(62&;#177;8)μg/L,L组(92&;#177;6)μg/L,D组与C组无差异,L组显著增高(P&;lt;0.01)。结论 立普妥可以促进糖尿病大鼠骨质的形成,抑制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病变特点及螺旋CT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6例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期对照分析。结果:癌灶沿输尿管横径1.0~2.1cm,纵径1.5~15.2cm,于低分期组(pT0~T2)和高分期组(pT3~T4)中横径之间差别及纵径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癌灶平均CT值平扫时43HU,增强后74HU,增高幅度30HU,增强后显示更清晰;曲面重建(CPR)可显示泌尿道全程;pT3期6例,CT诊断正确1例,pT4期2例CT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输尿管癌病灶沿输尿管蔓延纵径大于其横径,但横径及纵向累及范围并不能作为肿瘤分期的依据,T0~T3期CT鉴别困难,T4期CT诊断准确;CT增强扫描具有确诊及鉴别诊断作用,CPR为临床医师直观地观察病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中5种修饰核苷Pseu,m1A ,m1I,m1G及m2G作为肺癌诊断分子标志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线系统分别检测肺癌患者55例(其中包括肺鳞癌18例,肺腺癌23例与小细胞肺癌14例)与正常人30例尿中 Pseu,m1A ,m1I,m1G及m2G五种核苷,同时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肌酐,以两者比值表示核苷浓度;分析其与肺癌发生、病理分型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尿中Pseu,m1A,m1I,m1G及m2G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 值均<0.01).小细胞癌组m1I浓度显著高于腺癌组(P=0.045);m1A、m1I和Pseu 3者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4-5种联合检测相同,并且显著高于m1A单项检测(P=0.037).结论:尿中Pseu,m1A ,m1I,m1G及m2G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也可能有助于肺癌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