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注射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肝功能、血常规等变化,以评价两种硬化剂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优劣。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消化内科肝囊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聚桂醇组)与对照组(无水乙醇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两种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率及治疗前、后TBil、ALT、AST、胆碱酯酶、ALP的变化和术后24 h血常规等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乙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术后24 h血常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发肝囊肿观察组术后1周与对照组术后1周进行比较ALT、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80、-5.571,P值分别为0.001、0.001)。多发肝囊肿观察组术后1周与对照组术后1周进行比较ALT、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6、-4.626,P值分别为0.040、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及无水乙醇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均安全、有效、损伤小、临床治愈率较高,但聚桂醇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无水乙醇,对肝功能的不良影响也明显较无水乙醇为轻。对于多发性肝囊肿及肝功能储备不佳患者,聚桂醇优势明显,应为首选治疗用硬化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B超定位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病例31例的临床资料。31例中铸型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结果]28例患者一期穿刺取石成功,3例穿刺造瘘后二期取石成功。31例均取得良好效果,且无远期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可取得良好效果,较开放手术有明显优越性。而B超在术中定位可提高肾穿刺准确度,减少C臂X线机使用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在老年患者运用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2人配合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或皮肤松弛,弹性差的患者宜采用2人配合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可能合并坏死的较大肺部病变或阻塞邻近支气管引起阻塞性病变者,于CT引导下选择穿刺靶点相对困难,影响穿刺诊断率。PET/CT不仅可对病灶进行解剖定位,还能反映其代谢水平。本文对PET/CT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成功方法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静脉穿刺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常用于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采血,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近几年来,许多护理同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是穿刺成败的首要因素。造成周围静脉穿刺不成功常见的因素有[1]:(1)烦乱的心理因素。(2)紧张、繁忙的护理工作压力。(3)对婴幼儿、危重患者,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者缺乏耐心、信心。(4)紧张畏惧的心理。护理人员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操作时慌乱或急于求成都可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表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时给药方法的主要途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有助于及时抢救和治疗,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因此,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能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3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2例采用腋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套管针;对照组182例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长,堵管和局部硬结发生少,无感染和抓脱现象。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少,使用情况优于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分析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途径在PCI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及经典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血管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置入支架数、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远端桡动脉组较经典桡动脉组血管内径略细,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2)mm vs(2.6±0.3)mm,P>0.05]。2组患者PCI术中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远端桡动脉组桡动脉痉挛(3.0%vs 9.0%,P=0.048)、桡动脉闭塞(1.0%vs 8.0%,P=0.031)、并发症发生率(6.0%vs 21.0%,P=0.013)明显低于经典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局部血肿、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经典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