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探讨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效果。方法: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复发性髌骨脱位65例,男6例,女59例;年龄17~24岁,平均20岁;右膝35例,左膝30例。全部取自体同侧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及Tegner进行功能评分,影像学采用Congruence角及Sulcus角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5~23个月,平均20个月,无膝关节髌骨半脱位或脱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60.6±3.7)分升至(89.8±4.6)分(t=-15.58,P=0.00);IKDC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0.0±3.5)分升至(82.0±3.6)分(t=-27.44,P=0.00);Tegner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6±0.4)分升至(5.6±0.3)(t=-10.84,P=0.00);Congruence角由术前的平均(26.4±3.9)°降至(4.3±1.8)°(t=16.15,P=0.00);Sulcus角由术前的平均(148.8±2.0)°降至术后的(140.5±1.6)°(t=10.51,P=0.00)。结论: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提供足够的张力,维持髌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主要表现是膝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肿胀和反复的髌骨向外侧脱位。其发病的主因是患者存在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如Q角增加、髌骨高位、股骨外髁发育不良、髌骨形态异常、股直肌内侧头萎缩或股直肌外侧头肥大等。本文综述45篇文献,总结了其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包括五类:外侧松解、伸膝装置近端重排、伸膝装置远端重排、伸膝装置远、近端联合手术及髌骨切除和股四头肌成形修补术。其中远端重排手术效果最佳,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成功地用于矫正复发性髌骨脱位。 相似文献
3.
急性髌骨脱位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髌骨脱位的关节镜下表现,评价关节镜下治疗方法对其的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急性髌骨脱位16例17膝,女12例,男4例,1例女性患者为双侧发病.年龄14~31岁,平均21.9岁.从发生髌骨脱位到手术的时间间隔为3~25 d,平均13.6 d.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学检查,观察髌骨的形态和位置、股骨滑车角、髌骨外侧半脱位和下肢对线的状况.临床测量Q角和全身关节松弛度.全部手术均在关节镜监视下施行.首先引流关节内血肿,而后进行全面的关节内探查,取出游离的软骨和骨软骨碎片,施行软骨成形术,修整损伤的软骨面,最后松解外侧支持带以及紧缩缝合内侧支持带.结果 关节镜下表现包括关节内血肿,股骨外侧髁和髌骨内侧骨软骨损伤,游离体形成以及内侧支持结构撕裂.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5年,平均2.1年,均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也无关节内大量血肿和髌骨缺血性坏死发生.全部病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恢复至术前的活动水平,未发生再脱位.5例患者术后早期主诉髌骨内侧存在牵拉感和弹响.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重度髌股关节退行性改变.结论 关节镜手术是诊断和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优良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结合髌股内侧支持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介绍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技术及疗效.方法:复发性髌骨脱位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14~32岁,平均17.6岁;病程6~23个月,平均18.5个月.关节镜下髌股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自体股薄肌腱游离移植重建髌股内侧支持带重建,手术前后根据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的Q角由术前的(16.4±3.7)°减小至重建后6个月的(10.1±1.4)°,Insall指数由术前的1.37±0.25减小至重建后6个月的1.28±0.23,适配角由术前的(21.3±2.6)°减小至重建后6个月的(5.86±2.23)°,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76.1±5.2提高至重建后6个月的89.8±4.1.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囊外松解结合髌股内侧支持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减少出血及术后瘢痕粘连,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是膝关节内侧稳定髌骨的主要静力结构,往往在髌骨脱位时受到损伤,导致髌骨不稳甚至反复脱位.在认识到MPFL的存在并研究其精确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之后,重建MPFL成为了治疗髌骨不稳或脱位的主流方法,而且重建技术层出不穷.本文系统阐述MPFL的解剖学、生物力学、手术指征和重建技术,推崇以锚钉固定、双束解剖重建MPFL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人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髌骨脱位的病理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平均手术年龄为36岁的7例9侧髌骨脱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人采用手术治疗,在外侧松解和内侧紧缩的同时,为了增强髌骨内侧的拉力,用股内侧肌头向髌骨外移位缝合以及半腱肌经髌骨移位术。结果本组随访平均2.6年(2~5年),其中8例临床结果良好,无髌骨再脱位情况,无髌股关节炎和疼痛,关节功能近于正常。1例因膝外翻未予矫正而屈膝略受限。结论成人髌骨脱位建议采用手术治疗。在外侧松解和内侧紧缩的同时,结合股内侧肌髌外侧移位术和半腱肌经髌骨移位术韵三合一方法,髌股力线恢复确实,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采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9月,采用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9例。男6例,女23例;年龄13~45岁,平均20.3岁。髌骨脱位2~10次。末次髌骨脱位至手术时间为1~144个月,平均43.9个月。术前CT检查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并行Kujala、Lysholm和Tegner评分,分别为(72.03±17.38)、(72.65±14.70)、(5.25±1.83)分。手术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在股骨侧使用骨隧道技术,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在髌骨内侧缘制作双L形隧道,调节移植物张力后,缝合固定移植物的游离端。同时行关节镜检查、游离体取出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TT-TG>20 mm的16例患者,同时行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结果 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0~67个月,平均45.5个月。患者术后均无髌骨再脱位,也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0°位和屈膝30°位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恢复正常,能够完全下蹲。末次随访时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94.10±7.59)、(95.44±6.2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ner评分为(4.33±1.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2,P=0.213)。术前TT-TG>20 mm的患者末次随访时TT-TG为(16.88±5.92)mm,与术前(23.38±3.7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2,P=0.026)。结论 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且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运动等级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游离半腱肌腱髌旁锚钉固定加强膝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半腱肌腱髌旁锚钉固定加强膝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1999年3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57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19例,女38例;年龄17~29岁,平均24.3岁;首次脱位至手术时间为1~4年,平均2.6年.行髌内侧支持带和髌股韧带修补手术15例(A组),经髌骨骨隧道自体游离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19例(B组),自体游离半腱肌腱髌旁锚钉固定加强膝内侧髌股韧带23例(C组).术后12个月按照Insall标准和Lysholm评分评价结果,并比较3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3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术前与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A组平均分别为(80.3±2.9)、(89.6±3.7)分,B组平均分别为(80.9±3.1)、(94.6±3.4)分,C组平均分别为(81.2±3.9)、(93.6±4.1)分,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之间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与C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疗效按Insall标准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0.0%、94.7%、95.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锚钉固定技术加强膝内侧髌股韧带的方式具有手术方式简单、损伤小、髌骨稳定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25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18.4岁(15~25岁);术前有运动外伤史15例,慢性损伤史7例,无明显诱因3例;左膝11例,右膝14例;脱位次数3~10次。术后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依据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Insall评定法以及髌骨恐惧试验、髌骨研磨试验对术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再脱位等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22.60±5.42)°,高于术前的(105.40±5.93)°;Lysholm评分91.44±5.53,高于术前的64.12±7.49;Kujala评分92.44±2.69,高于术前的57.88±5.10;Insall评定法评定优19例,良5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侧Tightrope锁扣带袢钢板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治疗9例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23.7岁。所有患者先行关节镜下清理骨软骨碎片,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然后取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采用双隧道将半腱肌腱两尾端拉入隧道后髌骨外侧打结固定,股骨端隧道采用Tightrope(Arthrex美国)锁扣带袢钢板环套半腱肌腱环(钢板翻转后可逐渐收紧线袢并自动锁死),关节镜监视髌股关系下调整张力后固定。2例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T-TG≥20 mm)加做胫骨结节内移手术。结果:9例均获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Kujala主观性功能评分优于术前,恢复日常生活。结论:股骨侧Tightrope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不仅具有经济、稳固的优点,还实现了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关节镜监控下张力调节,并建议在屈膝60°行张力调节以避免重建韧带过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