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59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215篇
药学   289篇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下肢DVT。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全程采用对应的IPC模式预防下肢DVT。试验组Ⅰ采用IPC双足模式,足底气囊加压13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6 s,放松12 s。试验组Ⅱ采用IPC双小腿模式,气囊于小腿序贯加压80 mmHg,持续12 s,放松24 s。试验组Ⅲ采用IPC双小腿+大腿模式,气囊分别从足踝、小腿、大腿部位序贯加压80、70、60 mmHg,持续24 s,放松24 s。比较4组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血栓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径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4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Ⅲ:麻醉诱导前和拔管后,双侧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静脉管径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下肢DVT发生率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4组术后第7天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术中IPC足模式和IPC小腿模式均能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第1天血栓发生,且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肾周脂肪梅奥粘连概率评分系统(MAP)在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15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依据MAP评分系统将其分为低度复杂组、中度复杂组和高度复杂组三组。比较各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中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血肌酐变化情况。 结果在153例患者中,低度复杂组68例,中度复杂组58例和高度复杂组27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血肌酐水平、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BMI、RENAL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复杂程度的提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也在不断增加(P<0.05);而术中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在术中并发症方面,随着复杂程度的提高,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P<0.05),且高度复杂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低度复杂组的13.895倍(P=0.002),MAP评分系统预测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精度较高(AUC=0.757,P=0.002)。但是术后并发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AP评分系统在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对预估手术难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腹腔端置管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85例小儿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接受小切口开腹手术放置腹腔端分流管的脑室-盆腔分流术25例(开腹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脑室-盆腔分流术22例(腹腔镜+盆腔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脑室-膈下分流术28例(腹腔镜+膈下组)。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分析三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三组手术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临床缓解率、术后1周颅脑CT缓解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盆腔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和腹腔镜+膈下组显著缩短(P<0.05),而开腹组和腹腔镜+膈下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膈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1/28)明显低于开腹组(31.4%,11/35;P<0.05)和腹腔镜+盆腔组(31.8%,7/22;P<0.05),而开腹组和腹腔镜+盆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膈下组再次手术率(0%)明显低于开腹组(17.1%,6/35;P<0.05)和腹腔镜+盆腔组(18.2%,4/22;P<0.05),而开腹组和腹腔镜+盆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小儿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腹腔端置管,应用腹腔镜辅助膈下置管,更加简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半肝切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61例因良恶性疾病行左半肝或右半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腹腔镜组),218例行开腹半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结果138例病人匹配成功,其中腹腔镜组36例,开腹组102例。两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的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9个混杂因素达到平衡。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结果数据以M(P25,P75)表示]出血量少[200(100,200)ml比300(200,400)ml,P<0.05],输血量少[0(0,0)ml比0(0,400)ml,P<0.05],术后禁食天数[1.00(1.00,2.00)d比3.00(2.00,4.00)d,P<0.05]及术后住院天数[8.38(7.00,10.00)d比11.85(9.38,14.38)d,P<0.05]更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输血率低(11.1%比34.3%,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5天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317.42±86.58)min比(248.92±91.54)min,P<0.05],住院总费用更高[(7.75±1.44)万元比(6.47±1.84)万元,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安全可行,其术中出血量更少,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甘露醇治疗大肠癌并发便秘的疗效,将95例大肠癌并发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EF、PaCO2、PaO2、CI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经处理后的排便量观察组患者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联合口服甘露醇治疗大肠癌并发便秘患者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脊柱畸形,包括严重的驼背和脊柱侧弯,与食管裂孔疝多发生在老年人。有文献报道,脊柱畸形是食管裂孔疝的诱因之一。严重的脊柱畸形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腹腔容积减少,腹壁顺应性降低,从而使食管裂孔疝修补困难,手术并发症增加。本文报道2例严重脊柱畸形,长期进食困难,靠静脉营养和鼻肠管营养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救治过程。对于食管裂孔疝伴有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需要完善的术前检查和相关准备,可以获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