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0月间3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所有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9例患者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按Constantand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内固定取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4~40个月,平均2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钢板取出后无再次脱位。仅9例患者取出钢板,取出时间为术后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取出前肩关节评分为(76.5±8.6)分,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评分为(99.5±1.0)分,内固定取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但因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肩关节功能,建议术后取出。 相似文献
2.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用Constant 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5~12个月取出钢板。随访时间2~23个月,3例失访。术后无病例发生伤ISI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病例发生脱位及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89分(健侧的95%),其中外展活动均值为7、9(健侧的88%);内固定取出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92分(健侧的98%),外展活动均值为8.8(健侧的98%)。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脱位之一,传统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在对其损伤机制及分类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本文就近几年来应用于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非手术及手术治疗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5.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比较研究AO锁骨钩钢板与传统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评估A0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12例与传统方法(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螺钉固定等)治疗28例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0例经12~20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按照Lazzcano标准,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100%和78.6%。对两组疗效比较作χ^2检验,P=0.025。锁骨钩钢板在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克氏针、钢丝环扎及螺钉固定等传统方法。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运用AO/ASIF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HookPlate)对Neer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运用AO/ASIF锁骨钩钢板及韧带修补技术,治疗了17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的患者。平均年龄33岁,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术后1周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2周平均屈曲90°,外展90°,术后6周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随访的X线肩锁关节无再脱位,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100%。结论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2002年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2例,所有病例均直接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平均屈曲90°,外展90°,取出CHP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48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以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A组)14例、拉力螺钉或钢丝内固定(B组)11例、锁骨钧钢板内固定(C组)23例,分析3类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总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年,平均18个月。A组优8例,良4例,差2例;B组优7例,良3例,差1例;C组优21例,良1例,差1例。术后优秀率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4例,肩周炎3例,肩锁关节炎3例,内固定失效4例,再次脱位2例;B组术后疼痛3例,肩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3例,再次脱位1例;C组术后疼痛2例,肩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2例,再次脱位l例。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和合理重建喙锁、喙肩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基本要求。术中对肩锁关节间隙的彻底清理,韧带的确切重建.以及术中切实可靠的坚强固定才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4年2月~2006年10月,我科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18~65岁.左侧6例,右侧16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伤6例,跌伤2例.合并肋骨骨折、气胸3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脱位.均经X线片证实为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