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2篇
综合类   662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9篇
  2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髋臼螺钉在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对髋臼假体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骨科行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114例(117髋)病例资料,患者根据术中是否植入髋臼螺钉分成两组,其中A组无螺钉组59髋,B组螺钉固定组58髋。分别在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对病人进行随访,评估并比较影像学的改变及Harris评分。A组57髋B组56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5.7±1.6)年。以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假体生存率。 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t=2.213, P<0.05)、术中出血量均小于B组(t=2.342, P<0.05);随访末期,A、B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95.0±2.1)分及(93.0±5.5)分(P>0.05);A、B组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有4髋(7.0%)、3髋(5.3%)、1髋(1.8%)和1髋(1.8%)、2髋(3.6%)及2髋(3.6%)出现髋臼周围透亮线;A组1髋术后4年出现骨溶解,B组2髋出现骨溶解。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计算两组假体平均随访(5.7±1.6)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髋臼骨质条件良好时是否使用髋臼螺钉固定对臼杯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植入髋臼螺钉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CT三维重建模型下模拟髋臼前柱2种经皮置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55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构建三维模型,共110侧髋臼前柱,调整模型透明度使其类似常规X线片,分别用2种置钉方法进行置钉,A组利用出口闭孔位和入口髂骨位引导置钉,B组利用髋臼前柱轴位引导置钉,置钉完成后恢复图像为不透明状态,记录螺钉是否进入髋关节及与耻骨支的位置关系。结果55例110侧髋臼,4侧未能找到髋臼前柱轴位影像予以剔除,106侧髋臼前柱纳入研究。2组模型均无螺钉进入髋臼。A组螺钉置入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59.4%、17.0%、23.6%,B组分别为59.4%、22.6%、17.9%,2组总体置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407)。A组女性骨盆置钉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7.1%、21.4%、71.4%,B组分别为28.6%、21.4%、50.0%,B组置钉质量显著高于A组(Z=-3.000,P=0.003)。A组男性骨盆置钉优秀率78.2%,良好率15.4%,尚可率6.4%,B组分别为70.5%、23.1%、6.4%,2组差异无显著性(Z=-0.969,P=0.333)。结论髋臼前柱轴位可以作为引导置钉的一种手段,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对于男性患者,2种方法均可实现较好的置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治疗髋臼盂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髋臼盂唇损伤并在髋关节镜下行盂唇修复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采用X线片、三维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选择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体育运动专用髋关节评分(HOS-SSS)、日常活动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OS-ADL)和VAS疼痛评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7.8±10.6)岁(17~55岁)。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个月。患者术前H0S-ADL,HOS-SSS,mHHs评分分别为53.8±10.6,44.2±9.6,62.2±11.6;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77.6±10.2,72.8±7.3,79.3±9.1,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术前VAS评分为6.5±2.3,术后6个月时为2.6±1.3,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治疗髋臼盂唇损伤,能缓解症状,其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髋臼高位放置治疗CroweⅡ型、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THA治疗的21例(28髋) CroweⅡ型和Ⅲ型DDH患者(高位放置组),以同期19例(26髋)接受THA治疗的CroweⅠ型DDH患者为对照(解剖位放置组)。采用Trendelenburg征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效果,拍摄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下肢长度差异。[结果]高位放置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解剖位放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时,CroweⅠ型、CroweⅡ型和CroweⅢ型DDH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步态良好,无跛行发生,Trendelanburg征均为阴性。所有患者X线片均未见放射性透亮线和假体下沉,高位放置组和解剖位放置组双下肢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oweⅡ型和Ⅲ型患者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的垂直距离均高于CroweⅠ型患者(P<0.05),而组间水平距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术中髋臼高位放置治疗CroweⅡ型、Ⅲ型DDH的效果较好,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并进行长期随访,以证实本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arthroplasy, THA)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术方法,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infection, PJI)一旦发生对于患者是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彻底清创、掌握假体周围感染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翻修中骨缺损处理尤其髋臼骨缺损处理是术中核心问题,随着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00-1204
本文报道1例髋关节囊肿压迫股静脉导致下肢肿胀病例的诊疗过程。完善单侧髋关节核磁等检查后明确诊断,行髋关节镜检查,证实了术前诊断,通过髋关节镜微创手术部分切除囊肿行内引流,同时处理股骨髋臼撞击,盂唇损伤等关节内原发病因。术后患者腹股沟区包块消失,疼痛及下肢肿胀症状明显缓解,且术后随访未见复发。通过总结此病例诊治思路及治疗策略的选择并回顾文献,可见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此类疾病,在切除囊肿的同时可一期处理关节内原发病因,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儿童的髋臼骨性前倾角(osse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OAA)及软骨性前倾角(cartilaginous acetabular anteversion,CAA),明确从出生至骨成熟儿童OAA及CAA的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93例髋关节发育正常儿童的髋关节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童147例,女童146例;年龄1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01岁。在通过髋臼中心的轴面图像上测量OAA和CAA,比较正常儿童OAA和CAA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结果正常儿童OAA在生后1岁时为(8.69±3.16)°,2岁时增大至(11.83±2.95)°;2~9岁之间维持恒定。9~16岁,OAA略有上升,16岁时达到(14.37±3.55)°。正常儿童CAA在生后1岁时为(12.29±3.13)°,2岁时增大至(15.19±2.68)°,之后不随年龄变化,维持在(15.17±3.38)°,直至16岁达到成人水平。结论 CAA在生后2年内迅速发育至成人水平,后不随年龄而变化;骨性髋臼前倾则随年龄而逐渐增大。在儿童时期,不能用OAA代替CAA,在儿童髋关节手术前,应通过MRI评价CAA的前倾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