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联合会厌-舌骨固定术在喉癌患者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2例于2011-01至2013-12多中心募集的T2N0M0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并应用胸骨舌骨肌联合会厌-舌骨固定术重建喉功能,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分别于术后1周和术后3月对患者作喉功能评估。结果:吞咽功能:吞咽功能I级者109例(109/122),占89.3%;II级者7例(7/122),占5.7%,III级者6例(6/122),占5.0%。拔管率:所有患者顺利拔管,未出现喉狭窄,拔管率100%。呼吸功能:I级者12例(12/122),占9.8%;II级者77例(77/122),占63.1%;III级者33例(33/122),占27.1%。发音功能:II级者96例(96/122),占78.6%;III级者26例(26/122),占21.4%。3年生存率约97.5%(119/122);5年生存率约95.9%(117/122),3、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2=0.517,P>0.05)。结论:应用胸骨舌骨肌联合会厌-舌骨固定术重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具有拔管率高和呼吸、发音、吞咽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12~16岁青少年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差异及其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具有性别差异的诊疗参考。方法:选择70例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垂直骨面型严格匹配。用Invivo 5进行三维重建并测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组织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男、女性患者舌咽体积分别为[(6.68±2.71) cm 3、(5.36±1.73) cm 3, P=0.019],男、女性患者舌骨垂直距离分别为[(101.56±16.72) mm、(92.44±19.11) mm, P=0.037],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Y轴角、NP-FH、RH、PFH、AFH、FHR、OP-SN、IOB、U1-E、Sn-G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上气道与颌骨有显著相关性,女性上气道与牙齿角度及软组织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男性舌咽体积更大,牙颌软硬组织趋向于 平面平整且上唇及颏部靠前的水平生长型。临床上制定不同性别的诊疗方案时,男性趋向于着重考虑颌骨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女性着重考虑牙性指标对上气道及舌骨的影响,旨在逐步建立反映不同性别患者特征的颌骨及牙性指标,为预判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改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下颌后退手术对舌骨位置和后气道间隙 (PAS)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下颌前突畸形患者 18例 ,均接受经口内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 ,术前和术后 1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 ,测量项目 6项 ,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 ,并将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各测量项目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下颌骨后退的平均值是 (10 .2 0± 1.31)mm。各测量项目显著差异的有 :舌骨垂直方向变化 ,舌根后缘至咽后壁的距离 ,后气道间隙面积。下颌骨后退距离与PAS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密切相关 ,与PAS宽度减小值和舌骨水平方向变化没有密切相关。结论 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后退术后近期 ,舌骨向下移位 ,舌根后移 ,咽腔气道缩小 ,如果患者同时具有超重、短颈、舌体大等其他危险因素 ,下颌骨后退手术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后气道间隙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骨性下颌前突患者施行下颌升枝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后,其舌骨位置及气道宽度的变化。方法:选择16例(男性5人,女性11人)严重骨性下颌前突,用固定矫治器治疗且只施行下颌SSRO术式的患者,对其正畸-正颌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下颌前突患者施行SSRO后,气道宽度(P<0.05)、颏舌骨肌附着点间的距离(P<0.01)减小;而男性患者茎突舌骨肌附着点间的距离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骨性下颌前突患者单纯施行下颌骨SSRO后,气道宽度以及舌骨与下颌骨颏部间的距离明显减小,但未发现舌体和气道明显的临床症状。提示下颌施行SSRO后,舌体以及气道软组织可能存在某种生理性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异位甲状腺癌临床罕见,有关报道颌面部异位甲状腺出现癌变常见的部位为下颌下、颏下及舌骨上下,但未见下颌支异位甲状腺癌的报道,作者报告1例右下颌支异位甲状腺癌病例,并对其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分别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Viralstim型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舌三针治疗,第1针取上廉泉,第2针取去上廉泉左侧旁开0.8寸,第3针取上廉泉右侧旁开0.8寸。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据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量表(DO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的结局和严重程度。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舌骨上移和舌骨前移的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软骨上移和前移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中舌骨上移和前移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超声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困难插管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需行气管插管的女性患者30例,手术麻醉前使用超声测量患者颏舌骨肌长度.所有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及相同的插管流程.气管插管后,记录气管插管困难评分(intubation difficult scale,IDS).结果 30例患者中有3例IDS评分>5分,认为有插管困难.以颏舌骨肌长度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49.以约登指数最大值3.88 cm为临界值,评估困难气管插管,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Mallampati分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下测量颏舌骨肌长度对女性患者困难插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然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室移动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量自然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室的最大移动度。方法 选取4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使用普通X线模拟机采集自然吞咽视频, 通过视频分析软件对吞咽视频进行连续快速截图, 测量自然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的最大移动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结果 40例志愿者平均吞咽时间为(1.13±0.28) s。吞咽过程中舌骨及喉室的移动是先向上, 然后向外最后回到静息位置。舌骨前后方向最大移动度为(0.90±0.30) cm, 垂直方向最大移动度(0.93±0.36) cm;喉室前后方向最大移动度为(0.69±0.25) cm, 垂直方向最大移动度(1.04±0.45) cm。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吞咽时间有影响(P=0.03), 男女之间相近(P=0.13)。性别、年龄因素对舌骨和喉室移动度无影响(P=0.28~0.81、0.20~0.88)。结论 自然吞咽会引起舌骨及喉室向前上方移动, 这种移动在头颈部放疗计划制定过程中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