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33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935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6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T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观察组采用TRI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并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BNP、MMP-9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与TFI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RI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且利于调节术后血清BNP、MMP-9水平,是治疗冠心病患者首选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行DSA与DS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213例患者,其中行DSA患者147例,DSA+CAS者66例。术前先对患者行Allen‘s试验,桡动脉搏动良好且试验阳性经患者同意行桡动脉穿刺者为观察组,其余行股动脉穿刺者为对照组。行DSA患者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95例。行DSA+CAS患者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分别对比不同介入方式的DSA与DSA+CAS患者累积剂量(CD)、总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DAP)、透视(DAP)、透视时间及采集帧数、射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DSA患者射线照射时间及假性动脉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CAS患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线照射时间、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CAS患者中观察组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相比行全脑血管造影对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均无显著影响,但经桡动脉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桡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股动脉路径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缩短照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7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均使用了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2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 5例患者早期进行了频繁活动; 向心性肥胖患者有1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止血器约2周左右治愈。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聚集、高血压病、早期活动、向心性肥胖可能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止血器治疗假性动脉瘤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健康态度、焦虑及抑郁程度、住院时间。结果两组中以研究组对疾病的认知得分和健康态度得分较高,抑郁及焦虑得分较低,住院时间更短,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吸毒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改善其健康态度和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临床恢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7.
王詹青 《包头医学》2006,30(4):17-18
自2001年~2006年,作者采用先高位阻断股动脉,进行股动脉损伤探查吻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6~39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股动脉血栓栓塞病例的临床治疗实践,加强对新生儿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制定合理的抗栓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指南,参与制定和优化患儿抗栓治疗方案,评估药物风险/收益比,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 在临床药师和临床医生共同制定的抗栓治疗方案下,患儿血栓栓塞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用药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罕见病的临床治疗,保障了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及其栓塞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0条犬的股动脉插管颈外动脉造影15次、栓塞10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的股、颈外动脉解剖特点似于人类,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研究栓塞方法的良好的动物模型。而且犬的动脉管径较细、插管难度较人为大。因此,把犬作为临床前技术操作训练的实验动物是十分理想的。明胶海绵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于术前辅助性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置管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拟行大脑中动脉M2段栓塞建模的健康成年恒河猴16只,雄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8):对照组(C组)、超声引导组(U组)。所有恒河猴采用0.1 mL/kg氯胺酮及速眠新的混合液肌内注射进行基础麻醉,待动物入睡后行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5~8 mg·kg-1·h-1)。C组采用传统指尖触摸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U组采用超声引导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法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1次、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置管次数、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与U组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25.0%和62.5%,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0.0%和87.5%、总成功率分别为75.0%和100%。C组与U组穿刺置管次数分别为(3.0±1.6)次和(1.5±0.8)次,穿刺置管花费时间分别为(15.8±6.1) min和(5.4±2.9)min。与C组比较,U组穿刺置管次数少,穿刺置管花费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1次、2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动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管内介入方法制备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中,采用平面内-平面外联合技术进行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可提高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减少穿刺置管次数,缩短穿刺置管花费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