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37篇
  免费   1384篇
  国内免费   999篇
耳鼻咽喉   365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2409篇
口腔科学   804篇
临床医学   2942篇
内科学   1993篇
皮肤病学   379篇
神经病学   611篇
特种医学   12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71篇
综合类   7174篇
预防医学   2224篇
眼科学   644篇
药学   2008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59篇
肿瘤学   59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543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85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19篇
  2010年   1425篇
  2009年   1381篇
  2008年   1893篇
  2007年   1718篇
  2006年   1534篇
  2005年   1818篇
  2004年   1334篇
  2003年   1341篇
  2002年   1164篇
  2001年   1124篇
  2000年   816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与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3D-WATS)序列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手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行MRI常规序列及3D-WATS序列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不同序列对早期RA手关节病变检出情况以及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52例确诊为RA手关节病变阳性,28例为阴性;经3D-WATS序列诊断显示RA手关节病变阳性49例,阴性26例;MRI常规序列检出RA手关节病变阳性40例、阴性20例。3D-WATS序列诊断RA手关节病变的敏感性(94.23%)、特异性(92.86%)及准确率(93.75%)均显著高于MRI常规序列诊断(76.92%,71.43%,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D-WATS序列对关节滑膜炎、骨侵蚀检出率(87.50%,66.25%)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68.75%,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 3D-WATS序列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高,能够有效检出关节滑膜炎、骨侵蚀等情况,优于MRI常规序列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不同炎症分期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治愈标准判断。 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45 例先天性梨状窝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炎症早期、脓肿期和静止期,观察低温等离子内瘘口消融封闭术后的疗效。 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33例(占比73.3%),其中17例患儿完成二次内镜下探查,内瘘口均一次性闭合且术后B超检查未见异常;16例患儿未接受二次手术探查,仅B超随访,未见异常;好转11例(占比24.4%),均未接受二次内镜手术探查,术后B超随访可见微管残留,但随访半年以上无临床症状发作;未愈1例(占比2.3%),该例完成内镜探查,内瘘口已封闭,B超复查示微管残留,术后7个月患侧颈部再次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反复,仍在随访中。炎症早期患儿4例,术后短期内出现颈部脓肿2例,切开排脓后痊愈;脓肿期患儿15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再出现颈部感染;炎症静止期患儿26例,术后7个月患侧颈部再次肿胀1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术后声音嘶哑1例(静止期),随访1个月恢复,其余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炎症静止期和急性感染期的先天性梨状窝瘘,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推荐作为初治先天性梨状窝瘘方法首选。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从制药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 通过富集培养,BTB平板培养基快速筛选,纯化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在好氧条件下,对筛选株进行脱氮性能研究以及pH、碳源及含量和基础氨氮耐受进行考察。结果 获取PWAS17,PWAS21和PWAS34 3株异氧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初步鉴定PWAS17为水生产碱杆菌(Alcaligenes aquatilis)、PWAS21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WAS34为斯惠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huiensis)。其中Alcaligenes aquatilis和Pseudomonas sihuiensis少有报道。针对3株菌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在去除氨氮同时降解COD,并且在去除氨氮过程中几乎无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的积累,均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通过对菌株脱氮条件优化,得出当pH为9.0,以0.8%柠檬酸钠为碳源,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量5%,温度30℃时最高氨氮去除率,PWAS17最高达92.1%,PWAS21最高达88.7%,PWAS34最高达92.1%。且基础氨氮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对3株菌的去除氨氮能力没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全序列的方法。方法:该方法以人胰岛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还原烷基化前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peptide BEH C18(100 mm×2.1 mm, 1.7μm, 300?)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0~10 min, 3%B→60%B;10~10.5 min, 60%B→95%B;10.5~14 min, 95%B;14~14.5 min, 95%B→3%B;14.5~20 min, 3%B),流速0.3 mL·min-1,柱温5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扫描,通过优化质谱参数,对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进行“top-town”全序列的测定分析,并对人胰岛素的序列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考察该方法对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的适用性。结果: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覆盖人胰岛素A和B链的全序列,通过b/y离子分析,5个高强度b/y离子的离子强...  相似文献   
6.
7.
沟槽状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1例以间断性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假性囊肿的沟槽状胰腺炎病例的超声内镜诊治过程,旨在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选择一名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颈椎有限元模型。首先,构建C3-C7的颈椎正常模型,该模型通过先前发表的研究数据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取C5-C6的数据,并改变C5-C6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的角度以重新构建实验模型。重新构建成三个模型,包括对称模型(左右两侧矢状角均为90°),中度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模型(左侧矢状角100°,右侧90°),重度颈椎FT模型(左侧矢状角110°,右侧90°)。在每个模型中,分别施加四种纯扭矩和复合扭矩以研究FT对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的影响。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旋和前屈结合左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右旋和前屈结合右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有显著差异,与颈椎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相比,中度颈椎FT模型和重度颈椎FT模型的纤维环纤维应力呈增加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16.65%和35.16%;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了19.47%和54.39%),且重度颈椎FT模型增加更明显;关节突关节压力呈减少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3.31%和5.95%;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7.19%和15.52%),且重度颈椎FT模型减少更明显。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会增加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并且不对称程度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病理解剖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内镜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内镜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