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7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34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71篇
综合类   2312篇
预防医学   317篇
药学   878篇
  12篇
中国医学   1530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723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即联合化瘀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接骨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骨折处肿胀和疼痛,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5年9月~2019年2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根据并发症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发症组(无,n=62)和并发症组(有,n=20).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变量分析显示,高血压(HR=1.923;P=0.042)、心力衰竭(HR=1.624;P=0.022)和手术时间(HR=1.010;P=0.008)是预测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心力衰竭和手术时间与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识别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高危患者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掌侧入路组(采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n=38)与Henry入路组(采用传统Henry入路手术,n=4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个月的炎症因子改变情况,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1年腕关节解剖与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获得随访,随访12~16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掌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83±4.32)min,长于Henry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31.56±2.97)mL、住院时间为(13.63±1.28)d,小于Henry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掌侧入路组较传统Henry入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和1年时,掌侧入路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相对健侧握力均大于Henry组,Gartland-Werley评分、VAS 评分均小于Henr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对组织的破坏性较小,术后炎症反应较低,患者术后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保守与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共75例。其中33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42例患者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2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评价其疗效。 结果保守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60.7±7.2)°;掌屈(53.6±10.5)°;旋前(83.9±8.9)°;旋后(83.8±7.7)°;桡偏(23.2±8.1)°;尺偏(36.2±7.8)°;DASH评分(11.1±9.4)分。手术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58.2±9.4)°;掌屈(50.1±10.0)°;旋前(83.1±8.8)°;旋后(83.9±8.4)°;桡偏(22.8±7.0)°;尺偏(37.5±7.4)°;DASH评分(9.8±10.8)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守和掌侧锁定钢板均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二者间无明显治疗差异,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Essex-Lopresti损伤是指桡骨头骨折合并下尺桡脱位及骨间膜损伤,通常由前臂受轴向暴力导致。该损伤发病率低,诊疗难度高,若诊疗不及时,通常导致前臂轴向不稳定,从而引起患者肘关节及腕关节的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对前臂稳定性的理解加深及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关于Essex-Lopresti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研究。该文就Essex-Lopresti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9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实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可促进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9.
高凯章  周立  何东阳  张立 《四川医学》2019,40(9):935-938
目的探讨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治疗老年桡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对86例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桡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其中70例得到6个月至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 1个月。结果分析评价得到随访的70例患者在6个月时X线片愈合情况及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结果显示解剖复位33例,功能复位37例,均骨性愈合。多数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恢复较满意,部分病例存在桡骨轻度短缩。末次随访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分优21例,良39例,可10例,差0例,优良率85. 7%。结论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均达到功能愈合;疼痛不明显,功能活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为老年患者所认可和接受,应为临床治疗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保守治疗,观察组予Lane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RW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患侧握力、背伸活动度、掌屈活动度、尺偏活动度、桡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