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8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内关穴对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项结局指标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针刺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 392篇文献,经查重、阅读摘要、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7篇文献。纳入文献样本量为30~186例,合计846例,其中观察组419例、对照组427例。针刺内关穴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次数(P0.05)、降低发作时的疼痛程度(P0.05)。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针刺内关穴组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躯体活动受限度、治疗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辨位循经针刺内关穴能更好地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及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3.
正"内"指内侧,"关"指关口。"内关"首见于《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内关穴"既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又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故针刺内关可以通三焦,调诸脏,心居上焦,受其调节。由此可见,针刺内关可治疗心系疾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  相似文献   
4.
周维德  宗雨  杨歆璐  汪珊  谢言虎  柴小青 《重庆医学》2021,50(16):2770-2773
目的 观察术前双侧内关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T A ES组(60例),TAES组于术前给予经皮电刺激双侧内关穴30 min,对照组仅在双侧内关穴粘贴电极片但不予电刺激,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方法均保持一致.于穴位刺激前、经皮电刺激30 min后、术毕、术后24 h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胃泌素(GAS)水平,记录麻醉开始至胎儿取出(T1)、胎儿取出至子宫缝合完毕((T2)、探查腹腔至手术结束(T3)、术后0~<2 h(T4)、术后2~<6 h(T5)、术后6~<24 h(T6)、术后24 h(T7)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共112例患者完成试验,对照组57例,TAES组55例.对照组和TAES组分别有30例(52.6%)和13例(23.6%)发生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T A ES组在T 3、T 4及T 7时段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AES组在经皮电刺激30 min后、术毕、术后24 h时血浆GAS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经皮电刺激双侧内关穴可降低剖宫产高危患者术中探查腹腔后及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GA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常给患带来一定的痛苦,研究表明DU有导致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临床治疗以抗酸为首选。本人近年来,采用针刺中、上脘及足三里、内关穴治疗2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1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治疗组96例,除常规药物静脉滴注外,加用电刺激内关穴,每日1次,对2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进行对照观察与研究.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60%.结论电刺激内关穴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与健康人大陵、神门、内关穴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仪检测56例甲亢患者与40名健康人大陵、神门、内关穴的伏安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亢患者左大陵穴的惯性面积显著大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右大陵穴的增、减程伏安面积均显著小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左神门穴减程伏安面积和右神门穴的增程伏安面积显著小于健康人(P<0.01)。甲亢患者左内关穴减程伏安面积小于健康人(P<0.05)。结论:甲亢患者穴位的伏安特性较健康人发生变化,且对该疾病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大陵穴。  相似文献   
8.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延  杜元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82-1583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死后缺血区微血管功能的干预结果。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和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以反应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结果:结扎冠脉后2h缺血心肌ET水平升高(P<0.01),2d时ET进一步升高(P<0.01),1周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2h,2d时ET汪洋显降低(P均<0.01),1周以后,与模型组无显差别(P均>0.05)。同时,缺血心肌NO水平在2h,2d,1周时显降低(P均<0.01),两周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针刺组在前3个时相上较模型组升高(P<0.05,或P<0.01),两周时模型组比无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在心肌梗死早期可调节ET和NO的病理性改变,改善缺血区微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脉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腧穴频次、归经及腧穴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腧穴24个,腧穴核心配伍3组,核心腧穴4个。【结论】选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内关,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多选取任脉、心包经的腧穴,腧穴配伍以膻中、内关、中脘、气海为核心。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注重经络循行与经气的互通,重视特定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盐酸恩丹希酮内关穴注射防治化疗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用盐酸恩丹希酮内关穴注射的疗效.方法:将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各34例,试验组于化疗前15min内关穴注射盐酸恩丹希酮8mg,对照组于化疗前15min静脉注射盐酸恩丹希酮8mg.结果:内关穴注射者对治疗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明显较静脉注射者为好(P<0.05),但2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恩丹希酮内关穴注射对治疗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