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8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完全免费 | 569篇 |
专业分类
外科学 | 277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94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42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00,自引:0,他引:300
作者在RF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了AF系统。本系统将AO系统可在三维空间调整的万向关节结构,改为虽无万向关节却可在三维空间可调的系统,既保留了RF系统角度螺钉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的准确性与坚固性,又无角度螺钉U型口与螺杆结合使三维调整所受的限制,更无万向关节易松动的缺陷,因此同时具备了AO及RF两个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123,自引:7,他引:116
张光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7(4):190-192
由于脊柱脊髓解剖结构及受伤机制的复杂性,使脊柱脊髓损伤的分类目前尚难有统一的方法。自八十年代初Dents等三柱结构学说被广泛接受与应用,以此为基础综合分类方法可能使胸腰椎损伤的分类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分类中,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199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正在被国际所采用。近年来由干影像学进步,特别是CT与MRI的应用,生物力学知识的深化及新的整复固定器械出现,使脊柱损伤的治疗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现将分类与治疗分述如下。1胸腰椎骨折分类既往脊柱骨折的分型种类繁多,但分型越细,其实用意义越… 相似文献
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0,自引:7,他引:63
头颈部遭受外力时发生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致伤轻微、检查后未见颈椎骨折、脱位,却发生颈脊髓损伤的情况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对这种损伤的原因、机制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传统观点认为,这种损伤系颈椎一过性脱位所致,但是这种理论从未得到临床证实。Jefferson(1941)提出这种损伤的原因是椎间盘损伤或突出;Taylor(1948)指出颈椎过伸损伤时即使没有骨折脱位,黄韧带的皱褶向椎管内突出也可以引起脊髓损伤;Epsten(1980)发现没有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有关。但对于这种损伤的概念、主要病因、病…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2000年修订)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0
自 1996年修订的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公布以后 ,2 0 0 0年该委员会根据世界各国从事脊髓损伤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质疑 ,对 1996年标准进行了少部分修改。最新修订的标准使原标准更加明确 ,重要的修订有两点。1 ASIA神经功能分级原标准中将运动不完全性损伤定义为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三个节段或三个节段以上有运动功能残留 ,而修改后为 :运动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必须是感觉不完全性损伤 ,且保留有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或者脊髓损伤运动平面以下三个节段以上残存有运动功能。定义更加明确。现将修改后的ASI…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与术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992年8月至1997年7月应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此类损伤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情况视为保守治疗的结果。结果:69例伤后平均1.6个月脊髓功能恢复出现停滞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另外38例伤后平均6.2个月出现病情再次加重,手术后3周均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效果,早期手术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缩短治疗周期,还可以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脊髓病。 相似文献
6.
7.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18例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平均随访 30 3个月 (1~ 16 3个月 ) ,74例随访 1年以上 (平均 4 6 3个月 )。观察 :(1)伤后 3种不同脊髓功能状况的治疗效果 (A组 :受伤时呈完全性瘫痪 ,70例 ;B组 :不完全性瘫痪 ,4 2例 ;C组 :上肢部分瘫痪、下肢完全性瘫痪 ,6例 )。 (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3)手术时机 (伤后 <12个月、>12个月 )对疗效的影响。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组之间在保守治疗效果、术后近期效果和后期随访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2 ) 3组均经保守治疗 ,平均为 2 1 3个月。保守治疗的效果与术后近期、尤其与后期随访结果相比 ,JOA评分较低 ,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3)伤后 <12个月和 >12个月手术的患者后期随访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前者术后近期和后期脊髓功能恢复都较满意 ;后者术后近期恢复较明显 ,但后期脊髓功能却出现倒退现象。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不同的脊髓功能状况对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无影响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对后期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最迟不应超过伤后 12个月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严重度评定标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脊髓损伤严重度评定标准的研究进展夏群金鸿宾脊髓损伤后及时准确的神经功能检查,对于损伤程度的正确判断、拟定治疗方案以及推测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多年来描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方法很多,标准不一,治疗效果可比性差,给临床及科研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截... 相似文献
9.
10.
胸椎骨折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组77例胸椎骨折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压缩骨折37例,骨折脱位34例,爆裂骨折3例,爆裂脱位3例。完全性瘫痪26例,不完全性瘫痪14例,无神经损害37例。非手术治疗53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随2-15年。26例完全性瘫痪病例无一改善,37例无神经损害患者无病性加重,但其中13例仍有局部疼痛。14例不完全性瘫痪病例中有2例恢复正常,7例有改善,5例无变化。结论:由于胸椎在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殊性,以往主要用于胸腰椎骨折的分类方法显然不适于胸椎骨折。对于不稳定骨折应行融合及内固定手术,合并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还应同时行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