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失神经大鼠腓肠肌MAFb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延缓失神经腓肠肌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失神经组(A)24只,失神经组(B)24只,人参皂苷治疗组?24只。于造模2、7、14、28d后,用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腓肠肌MAFbx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失神经组MAFbx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失神经组(P〈0.01),且在失神经2d达到峰值,而缓慢下降,失神经28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人参皂苷组与失神经组各时间点相比,MAFb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能通过减少MAFbx的表达而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进行性、向心性四肢弛缓性瘫痪,约1/3患者遗留有肌肉萎缩无力、腱反射降低等后遗症,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现整理东贵荣教授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后肌萎缩病例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航空航天医学委员会和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主办的西北地区第五届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建系 40周年庆祝会 ,将于 2 0 0 0年 11月 2 3~ 2 6日在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召开。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摘要 5 0篇预先发表 ,按内容分为航天医学 8篇 ,基础航空医学 5篇 ,航空临床医学 2 0篇 ,航空心理学 5篇 ,航卫保障 3篇 ,综述与专论 9篇。为了便于检索与会议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题目前加编了顺序编号 ,同时标注了关键词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4.
汪柳霞  郑维红 《中外医疗》2016,(36):187-189
目的 分析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在该院中就诊的20例平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神经传导及针极肌电图检测,观察感觉神经传导、运动神经传导情况,针极肌电图表现,对比单侧发病患者患肢、健肢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CAMP波幅、DML、ADM/APB.结果 20例患者中,均具正常SCV、SNAP波幅.8例尺神经DML延长,4例正中神经DML延长,1例桡神经DML延长;18例尺神经CMAP波幅降低,11例正中神经CMAP波幅降低,5例桡神经CMAP波幅降低.20例均患侧颈7,8~胸1节段支配肌异常,2例同时累及颈7节段支配肌;17例对侧上肢颈8~胸1节段支配肌异常,11例同时累及颈7节段支配肌.11例单侧发病患者中,患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7.75±1.86)mV、DML(4.07±0.54)ms,尺神经CMAP波幅(3.75±2.45)mV、DML(3.45±0.38)ms,ADM/APB(0.48±0.32);健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10.27±1.17)mV、DML(3.72±0.23)ms,尺神经CMAP波幅(10.46±1.99)mV、DML(2.80±0.29)ms,ADM/APB(1.04±0.24).患肢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波幅,ADM/APB低于健肢,正中神经、尺神经DML高于健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可为该病提供有助于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恢复负荷过程中,下肢不同部位的肌萎缩与骨丢失的恢复特征.方法 对比尾吊3周及恢复负荷1周的大鼠,心肌和4种后肢骨骼肌以及股骨、胫骨骨密度和股骨力学性能在失负荷和恢复负荷过程中的特征变化.结果 失负荷引起的萎缩主要为比目鱼肌,还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恢复负荷后,比目鱼肌首先部分恢复;失负荷引起股骨、胫骨骨密度及股骨力学性能的下降,恢复负荷后没有改善,胫骨骨密度进一步下降.结论 恢复负荷过程中肌萎缩的修复先于骨丢失的恢复,后肢骨骼肌中对于负荷敏感性依次为比目鱼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胫骨在恢复负荷早期存在持续性骨丢失特征.  相似文献   
6.
?问:我今年73岁,患有糖尿病三年多,病情一直都比较稳定,但是脚底老是感觉发麻,有时甚至有点麻痹的感觉,请问该如何选择治疗答: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麻木可以是双侧,也可以单侧,可对称,也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下肢多见。任其发展下去可能导致出现疼痛加剧,痛呈刺  相似文献   
7.
产瘫后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介绍用肩胛下肌起点剥离术及前路松解术,治疗产瘫后肩关节内旋挛缩后遗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经盂肱角测定、肩关节中立位被动外旋及X线诊断为肩关节内旋挛缩的患儿,采用肩胛下肌起点剥离或止点延长、关节复位及继发性畸形纠正等手术进行治疗。用Malet评分及Gilbert分级两项定量评价系统来评价术前、术后功能。结果:术后随访半年,32例有效,有效率为88.8%。年龄愈小疗效愈佳。4例无效者,3例术前无屈肘功能,提示臂丛上干恢复差;1例肩胛下肌止点切断后未作重建。结论:肩胛下肌起点剥离术或前路松解术,是治疗产瘫后肩内旋挛缩的有效方法,疗效与患儿年龄及臂丛上干的恢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报告3个家系18例成人近端型脊肌萎缩症,其中2个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家系的遗传方式无法确定。3个先证者肌活检病理组化观察发现,肌萎缩以Ⅱ型纤维为主,伴Ⅰ型纤维优势,同型肌群化及靶纤维少见,Ⅰ型纤维内肌膜下线粒体增多,这可能与肌纤维功能代偿时能量代谢活跃有关  相似文献   
9.
冯小芬  韦玉和  印永  徐瑞君 《临床荟萃》2014,(10):1197-1198
患者,男,64岁,因口干、多饮10年,双手肌肉萎缩3年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体质量下降约10 kg,在苏州某医院查血糖增高(具体不详),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服用药物治疗,近3年服用“花旗-糖立康”治疗,自测空腹血糖在12~16 mmol/L,未测餐后血糖.饮食不控制,视物模糊3年余,近3年逐渐出现双手肌肉萎缩,握力稍减弱,疼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服用“珍菊降压片”降压.其弟弟有糖尿病史,也有双手肌肉萎缩3年余.  相似文献   
10.
李金峰  李融  潘琦  张新菊  崔婷婷 《山东医药》2014,(8):110-110,I0001
患者男,52岁.以发现血糖升高8 a,双手萎缩11个月,于2012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质量减轻症状,在当地医院查空腹静脉血糖17.8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中成药口服控制血糖.2009年,因血糖控制不佳反复出现皮肤瘙痒及下肢溃烂,后右足3、4、5趾因坏疽自行脱落.当地医院给予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及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波动大,易出现低血糖;于2010年换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仍差.2012年1月开始出现双手萎缩,肌力逐渐减退.确诊以来,体质量下降16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