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且需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向模板植入3枚空心钉,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导向器植入空心钉。两组病人均在骨科牵引床辅助“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术中导针穿针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测量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并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造成血管、神经损伤。观察组术中所用置钉长度与术前通过3D打印模型测量所得的结果相比,准确率在95%以上;观察组病人的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穿针次数、术中平均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精度,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麻醉患者心理、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4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血压及心率评定干预前后的生理状况。结果术前1 d及术后7 d,观察组SAS评分、CPSS评分均较术前3 d显著降低;术前1 d,观察组SAS评分、CP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 d的收缩压及心率均较术前3 d显著降低;术前1 d,观察组的以上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缓解麻醉患者的焦虑状况,减轻心理压力,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GSK484对小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 5~6周龄, 体质量15~2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4组(n=12):自主呼吸组(S组)、自主呼吸+GSK484干预组(SG组)、VILI组(V组)、VILI +GSK484干预组(VG组)。S组及SG组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4 h;V组及VG组机械通气4 h(潮气量30 ml/kg、呼吸频率75次/min、吸呼比1∶2、呼吸末正压0 mmHg、吸入氧气浓度21%)。于VILI建模前3 d, SG组及VG组腹腔注射GSK484 4 mg/kg, 1次/d, S组及V组每天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小鼠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4 h时, 采集腹主动脉血样, 行血气分析, 记录PaO2;随后处死小鼠,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确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值(W/D);肺组织HE染色后, 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损伤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ALF IL-1β、IL-6、TNF-α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采用Western bl...  相似文献   
4.
显微血管再植术病人,术后常因局部创伤或精神抑郁诱发动脉痉挛,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易致吻合血管血栓形成,对再植血管成活及机体康复极为不利[1],所以早期实施有效的术后镇痛非常必要。本研究拟观察芬太尼、氟哌利多和咪唑安定不同药物配伍用于显微血管再植术后病人持续静脉镇痛(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显微血管再植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Zhang YX  Hou SJ  Wang ZJ  Meng XB  Zhang Q  Zhang HL  Xu Y  Wu CM  Wang DM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9):1153-1156
目的 探讨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与患者自控镇痛 (PCA)技术用于肌腱修复与重建手术以及术后主、被动功能锻炼的可行性。方法  2 10例患者 ,均采用 0 2 5 %布比卡因、0 0 6 2 5mg/ml罂粟碱和 0 2 5mg/ml地塞米松混合液作腋路臂丛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麻醉药物 ,随机分为A、B和C 3组 ,每组 70例患者。A组为空白对照组 ,B、C组为实验组。B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泵药液为曲马多 0 0 1~ 0 0 15mg/kg、恩丹西酮 0 0 5~ 0 10mg/kg ,C组在B组PCIA泵用药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 0 15~ 0 30mg/kg ,泵液均加生理盐水至 10 0ml,阻滞注药后开启。PCA设置 :背景剂量 2ml/h ,单次剂量 2ml,锁定时间 6 0min ,维持时间 4 8h。比较阻滞注药后 1、2、3、6、12h等 5个时点运动感觉阻滞深度及开泵后即刻、12、2 4、4 8h 4个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镇静评分法 (Ramesay)评分相关数值。结果  3组患者 1、2、3h 3个时点运动阻滞深度逐渐增强 ,6和 12h 2个时点明显减弱 ;感觉阻滞深度均满意 ,VAS、Ramesay评分 ,2 4、4 8h 2个时点镇痛、镇静深度 ,A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颇脑手术相比较,观察剖胸手术对异氟醚摄取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手术病人,分为二组,剖胸组(T组.n=14)以胃、食管手术为对象;非剖胸腔组(N组,n=20)以颇内手术为对象。在吸入异氟醚后第1、2、3、4、5、6、10、15、20、25、30、40、50和60min各时点,测定异氟醚实际吸入浓度(Ci)、异氟醚呼气末浓度(Ce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MAP,并计算Cet/Ci。结果:在吸入异氟醚第10、15、20、25、30min各时点,T组Cet明显低于N组;第15、20min二时点,T组Cet/Ci明显低于N组;各时点其余参数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剖胸手术病人在吸入初期对异氟醚的摄取较非剖胸手术为少,至第50-60mi。后,两组渐趋一致。剖胸后的肺通气/灌流(V/Q)异常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减弱,导致剖胸侧肺对吸入麻醉药的摄取能力下降,此或可解释本文所观察到的T组剖胸初期Cet明显低于N组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硬脊膜外腔积气是硬膜外麻醉后罕见并发症,多与麻醉穿刺操作失当、向硬膜外腔注入过多气体有关,可引发严重神经症状甚至截瘫。现将3例硬脊膜外腔积气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例1,男,48岁,体重73kg,骑跨伤致尿道外口滴血1h,于当日21:00入院,诊断为尿道断裂,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断裂吻合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未服用降压药物,否认冠心病、糖尿病史,平素无腰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4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气腹后根据血压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最低至0.1μg/(kg·min)。同时,S组吸入2%的七氟烷,P组泵注丙泊酚5mg/(kg·h)。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镇静评分(OAAS),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S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P组,但术后镇静评分(OAAS)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S组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多于P组,其他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或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七氟烷麻醉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其他的不良反应两组相似,七氟烷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静脉与用皮下持续注入器 (PCA)配方预先镇痛 ,对前臂皮瓣修复病人术后镇痛疗效及血运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 2 40例前臂损伤急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60例。PCIA1 组和PCSA2 组用芬太尼 0 0 1~ 0 0 5mg·kg-1 、PCI A3 组和PCSA4组用吗啡 0 3~ 0 5mg·kg-1 ,4组均伍用恩丹西酮 0 0 5~ 0 1mg·kg-1 。泵液均加生理盐水至 10 0ml,手术开始前开启PCA泵 ,注量 2ml/h ,维持时间 48h。于开泵后 12、2 4、3 6和 48h 4个时点记录各项指标。结果  4组病人一般资料及PCA配对药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开泵后各时点VAS、Ramesay评分、MAP、HR、RR、SPO2 分析虽略有升降 ,交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与开泵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镇痛效果满意度、皮瓣血管痉挛及成活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良反应PCIA1 组和PCSA2 组显著少于PCIA3 组和PCSA4组 (P <0 .0 5 )。结论 两种径路两种PCA配方预先镇痛均适用于受区和供区点多面广的前臂皮瓣修复的术后镇痛 ,但就其不良反应而言 ,PCIA1 组和PCSA2 组优于PCIA3 组和PCSA4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7年6月,于显微内镜下行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68岁,平均59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病变节段:C4、58例,C5、612例,C6、74例。病程6~15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中软性突出物6例、硬性突出物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受压因素主要为黄韧带肥厚、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位置异常。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为(12.60±1.52)分。结果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100~150mL,平均120mL。1例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为切除钙化的突出髓核组织造成神经根牵拉伤,术后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3个月神经根功能恢复;其余患者术后神经根疼痛症状明显改善19例,减轻4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手术部位减压彻底。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X线片及CT检查示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生理曲度正常。术后24个月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为(16.10±0.2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显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可通过小切口快捷进入术区,减少了组织损伤,避免了椎间高度丢失,临床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