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54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不伴浸润性突眼患者及76名健康人的TNF-α基因-1031T/C多态性,发现TAO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T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后两组(均P〈0.05),提示TNF-α基因-1031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TAO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钙通道α1亚基(Cav1.1)基因26内含子-67A/G多态性与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周期性瘫痪(TP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46例男性TPP患者(TPP组)、68例男性甲亢患者(GD组)和72名男性健康对照者(CON组)Cav1.1基因26内含子-67A/G多态性。分析比较此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结果(1)TPP组、GD组及CON组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83%、14.71%、29.17%,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57%、13.24%、27.78%。(2)TPP组AG+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GD组和CON组(OR=5.32,P〈0.01;OR=2.23,P=0.04),TPP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GD组和CON组(OR=5.27,P〈0.01;OR=2.09,P=0.008)。结论Cav1.1基因26内含子-67位点A/G多态性与男性TPP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 ,男 ,6 9岁。因反复发作恶心呕吐 11年 ,加重 8个月 ,再发伴嗜睡 2d ,于 2 0 0 2年 11月 2 8日入院。 11年前 ,患者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 ,伴纳差 ,继之嗜睡 ,无发热及腹痛、腹泻 ,当时在外院就诊 ,查血钠低 ,经输液 (具体不详 ) ,症状迅速好转。之后 ,上述症状每年发作 1次 ,每次均示低钠血症 ,经补充盐水 1~ 2d好转 ,缓解期间无明显乏力、厌食。 8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 ,发作频繁 ,发作持续时间延长 ,约 3~ 7d ,缓解期间伴明显的乏力、厌食。 3个月前始 ,每月发作 1次 ,持续时间达 2 0余天 ,多次在外院就诊 ,曾查胃镜示“慢性…  相似文献   
5.
硒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硒干预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甲状腺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硒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损伤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对患病大鼠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亚硒酸钠,观察其干预后甲状腺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实验结束时,硒预防EAT组和硒治疗EAT组TgAb、TmAb水平与EAT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光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滤泡破坏减轻.电镜下EAT组大鼠主要表现为部分滤泡上皮细胞断裂,内质网高度扩张水肿,线粒体明显减少,部分线粒体嵴消失.硒预防组和硒治疗组均可见滤泡形态较规则,内质网扩张程度减轻,线粒体增多且结构趋于正常.结论 硒可预防和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的免疫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与HLA等位基因DQA1*0501、DQA1*0201及碘营养状况对AITDs发病的影响。方法HLA等位基因测定采用PCR-SSP技术,尿碘浓度测定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①DQA1*0501等位基因为AITDs易感基因(GD和HT的OR值=2.14、2.5);而DQA1*0201为女性AITDs保护基因(GD和HT的OR值=0.33、0.27)。②AITDs组尿碘浓度高于300μg/L患者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QA1*0501(+)发生AITDs的OR值为2.7,DQA1*0201(+)的OR值为0.42;AITDs组碘正常组DQA1*0501(+)OR值为5.12,DQA1*0201(+)的OR值为0.21。③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碘浓度对数、DQA1*0501为AITDs的易感因素,DQA1*0201为保护因素。结论HLA-DQA1*0501等位基因与该地区AITDs的发病易感性相关,而DQA1*0201与女性患者的保护性相关。碘和HLA等位基因DQA1*0501、DQA1*0201共同影响GD、HT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碘化钠 (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 (TEC )分泌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影响 ,以探讨碘在GD病 (GD )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取手术切除的GD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细胞培养。以不同浓度的NaI (10 8~ 10 3 mol/L )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1)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TNF α和IL 1β。GD的甲状腺细胞TNF α和IL 1β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1) ;(2 )当NaI浓度为 10 8~10 3 mol/L时 ,正常人甲状腺细胞TNF α、IL 1β的分泌量与 0mol/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透射电镜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 ;(3)当NaI浓度为 10 6~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TNF α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当NaI浓度为 10 8~ 10 3 mol/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1β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NaI浓度超过 10 6mol/L时 ,透射电镜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表明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TNF α和IL 1β的分泌 ,特别是在GD甲状腺细  相似文献   
8.
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明确青岛地区 2型糖尿病 (DM )的流行特点。②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 ,对青岛地区居住 5年及 5年以上 ,2 0~ 74岁 ,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③结果 青岛地区DM总患病率和糖耐量减低 (IGT)的患病率为 4.19% ,6 .2 8% .市区、近郊和远郊DM患病率分别为 6 .18% ,4.2 4% ,2 .0 1% ,标化率分别为 3.13% ,1.41% ,0 .32 % ;市区与近郊DM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市区与远郊、近郊与远郊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5 .40 ,16 .14,P均 <0 .0 5 )。市区、近郊和远郊IGT的患病率分别为 10 .74% ,5 .30 % ,2 .74% ;标化率分别为 8.88% ,3.10 % ,0 .39% ;市区的IGT患病率高于近郊和远郊 (χ2 =5 .72 ,34 .10 ,P均 <0 .0 5 )。新诊断DM病人2 1例 ,占患病总人数的 2 8% .本组 34 %的DM病人有明确DM家族史。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脂肪的摄入量、饮酒量等因素呈明显的正相关 ,与文化水平、体力活动等因素呈明显负相关。④结论 青岛市近郊区DM患病率接近市区。增龄、腹性肥胖、低体力活动、高脂饮食以及遗传背景是发生DM和IGT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异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综合征 ,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于垂体外的肿瘤 ,产生类 ACTH活性物质 ,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 ,分泌过多的皮质醇而发病。本征病人半数由肺癌所致 ,其临床表现除肿瘤症状外 ,主要表现为低钾血症、高血压、高糖血症、水肿、色素沉着及精神症状等。1998年我科收治了 1例异源性 ACTH综合征病人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6 1岁。因烦渴、多饮、多尿 2年 ,四肢水肿 1年 ,加重 15 d入院。查体 :神志清 ,呼吸 2 4min- 1 ,心率96 m in- 1 ,律齐 ,血压 2 7/ 13k Pa.全身水肿 ,尤以四…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仪和多层螺旋CT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脂及腹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淀素,生物电阻抗仪测体成分,螺旋CT测腹部脂肪,与35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并做胰淀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空腹血清胰淀素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并与腹部皮下脂肪体积呈负相关(r=-0.786,P<0.05),与体脂含量无相关性,与血清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475,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高胰淀素血症和胰淀素抵抗,胰淀素在人体内是否是反映体内脂肪储存的信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