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治疗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ACDF治疗38例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颈椎X线片上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JOA评分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26个月。术后6~8个月椎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节段Cobb角:术前为5. 7°±3. 4°,术后3 d为8. 8°±2. 7°,末次随访为8. 1°±1. 9°。融合节段高度:术前为53. 2 mm±2. 5 mm,术后3 d为57. 7 mm±3. 3 mm,末次随访为56. 9 mm±2. 6 mm。JOA评分:术前为7. 8分±2. 2分,术后3 d为12. 4分±2. 6分,末次随访时为13. 0分±2. 1分。上述3项指标术后3 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CDF治疗连续型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维持融合节段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8例颈椎结核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采用ECK融合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并观察颈椎融合节段高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围手术期无食管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钛板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颈椎融合节段高度较术后3 d无显著丢失(P>0.05),植骨均完全融合。VAS评分及JOA评分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重建颈椎稳定性,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永 《当代医学》2021,27(10):150-151
目的 探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钢丝内固定组患者选择钢丝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愈合效果、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手术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钢丝内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长于钢丝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钢丝内固定组(P<0.05).结论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方案中选择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效果显著,虽然相对于钢丝内固定治疗时间延长,但是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行手术治疗的LI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n=54)和OD组(n=6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 a后,MED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3%,与OD组93.5%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相比,MED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减小,术后卧床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和OD均为治疗LIDH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很高的优良率,但与OD组相比,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上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6-09采用经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的2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椎体活动度。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15~32)个月。术后3周时1例发生多裂肌失神经纤颤电位现象。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椎体活动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上位节段活动度及下位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避免对多裂肌的损伤,保留了腰椎固定节段的活动度,降低了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腓骨后外侧入路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A3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A3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和研究组(36例),常规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腓骨后外侧入路联合MIPPO治疗,并在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踝关节功能、X线Lane-Sandhu骨痂生产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研究组Mazur评分及X线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后外侧入路联合MIPPO治疗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显著改善了A3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近期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地复习了8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经过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愈合顺利,桡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探查,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克服了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的不足,能同时兼顾骨折愈合和损伤桡神经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2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李剑文  夏成焱  柳文尧  黄晖  张伟凯 《骨科》2022,13(1):79-81, 85
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CAPS)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受累,并存在多发性小血管闭塞的组织病理学证据和实验室证实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1992年,学者Asherson;首先提出了CAPS的概念。CAPS的概念提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干预有助于挽救病人短期内出现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国内尚无关于CAPS截肢的报道,国外报道也甚少。本文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感染诱发CAPS合并截肢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CAP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夏瀚  张在华  范文科 《骨科》2012,3(2):112-113
目的 探讨腓骨重建配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Pilon骨折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复杂Pilon骨折行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行解剖复位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器固定.随访8.0个月~5年,平均随访10.5月,按照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其疗效.结果 优35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1%.感染1例,伤口愈合延迟1例,关节僵硬2例.结论 腓骨重建、胫骨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器治疗Pilon骨折对已经受伤的软组织创伤较小,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