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9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学关于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断与治疗的局限性。方法:选取某院2009~2014年间收治的病人35例,将治疗方法分为两种,归纳总结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治方法。结果:35例病人合并肘关节骨折9例,常规单纯脱位19例,无外伤史幼儿30例,通过复位方法的差异,说明小儿不同年龄段及解剖结构变异导致复位方法产生差异。结论:小儿骨科解剖结构不是成人解剖结构的简单成比例缩小,需要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4.00%),再出血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好,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施华唱 《家庭育儿》2020,(1):0068-0068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又离不开游戏,游戏成了幼儿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组织Kir2.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20 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24只,K-H液平衡灌流15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七氟醚组(Sev组),每组8只。C组持续平衡灌流37℃K-H液105 min。IR组K-H液继续灌流15 min后,采用4℃Thomas液20 ml/kg使心脏停跳60 min,心脏周围用4℃的Thomas液进行保护,在心脏停跳30 min时追加注射4℃Thomas液10 ml/kg,在心脏停跳60 min时再灌注K-H液30 min。Sev组灌注液为饱含1 MAC七氟醚的K-H液,其余同IR组。观察并记录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脏复跳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记录平衡灌注15 min(T_0)、继续灌注15 min/平衡30 min(T_1)、再灌注15 min/平衡105 min(T_2)、再灌注30 min/平衡120 min(T_3)的左心室前壁外膜层和内膜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50%和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_(50)、MAPD_(90));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Kir2.1蛋白相对含量和分布。结果灌注心脏复跳时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Sev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均恢复正常节律;IR组心脏复跳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Sev组(P0.05);与T_0和T_1时比较,T_2—T_3时IR组外膜层和内膜层MAPD_(90)明显延长(P0.05);Sev组外膜层MAPD_(90)明显延长(P0.05)。T_2—T_3时Sev组和IR组外膜层和内膜层MAPD_(90)明显长于C组(P0.05),Sev组内膜层和外膜层MAPD_(90)明显短于IR组(P0.05)。IR组Kir2.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Sev组Kir2.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5);C组Kir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且具有规则的分布;IR组Kir2.1蛋白的表达点状分散分布且无规律;Sev组Kir2.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且具有规则的分布。结论七氟醚降低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分子机制可能与Kir2.1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病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以期减少老年病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为老年病人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继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的符合相关标准的老年病人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各50例,对对照组的50例老年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的50例老年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继而比较两组老年病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压疮、脱管、深静脉血栓等意外事件的概率.结果:对照组的50例老年病患者患跌倒、压疮、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概率大于观察组(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较低.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老年病护理风险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贵州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情域能力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情域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对贵州省9个州市45个临床科室的1 82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情域能力评价量表总得分、专业信念感知能力、专业内涵领悟能力、专业价值评价能力、专业价值内化能力得分分别为108.61±22.53、21.71±4.82、30.34±6.43、26.48±5.51、30.08±6.72。护士年龄、岗位、最高学历、是否门急诊片区及离异是临床护士情域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贵州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情域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可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对低年资、无职务、学历较低、门急诊片区、离异护士情域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电传导及Cx43 Ser368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制备成功的离体灌注工作心脏24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1.0 MAC七氟醚处理组(Sev组),每组8只。C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37 ℃ K-H液105 min;IR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37 ℃ K-H液15 min,注射Thomas液(4 ℃,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4 ℃ K-H液保护心脏,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 ℃,10 ml/kg),60 min时使用37 ℃ K-H液再灌注30 min;Sev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含饱和1.0 MAC七氟醚的37 ℃ K-H液15 min,注射Thomas液(4 ℃,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4 ℃ K-H液保护心脏,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 ℃,10 ml/kg),60 min时使用含饱和1.0 MAC七氟醚的37 ℃ K-H液再灌注30 min。于再灌注即刻至灌注结束,记录离体心脏复跳时间(再灌注即刻至心脏首次跳动所需的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发生情况和持续时间。采用心脏刺激仪行程控刺激,测定并记录有效不应期(ERP)、传导速度(CV)。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室肌组织Cx43和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
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和Sev组ERP明显延长,CV明显减慢(P<0.05);IR组Cx43及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ev组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缩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ERP明显缩短,CV明显增快,Cx43及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
结论 七氟醚可以上调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组织Cx43和Cx43 Ser368的表达,促使心室肌电传导增快、有效不应期缩短,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时,对采用CT与MRI进行诊断的效果与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100例患者均采用CT与MRI进行影像诊断,并对诊断效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分析,100例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准确率为98%,采用CT进行诊断,准确率为95%,两种方法准确率相比并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且使用MRI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时,二者所表现的特征也有所不同。结论二者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表现特征各有特点,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可相互结合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顽固性呃逆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49(100.0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6(53.0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呃逆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呃逆现象,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