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华骨科杂志》2022,(8):471-481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干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 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的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703例脊柱转移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 男395例(56.19%, 395/703), 女308例(43.81%, 308/703);年龄(58.14±11.46)岁(范围13~84岁)。手术类型按照侵袭程度和肿瘤切除彻底性分为:微创手术、减压手术、分离手术、分块切除手术及整块切除手术。其中微创手术89例(12.66%), 减压手术96例(13.66%), 分离手术303例(43.10%), 分块切除手术182例(25.89%), 椎体整块切除手术33例(4.69%)。分析随年代的不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的演变规律,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手术方式决策的相关因素。结果 703例的男女比为1.28∶1。39.54%的患者(278/703)单节段受累, 24.04%的患者(169/703)为双节段转移, 36.42%的患者(256/703)为多节段转移。原发肿瘤类型:最常见的为肺癌(34.57%, 243/703), 其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行保留关节的保肢术(JPLS)治疗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2000年1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49(28.47±9.57)岁 。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JPLS的17例患者为保留关节组,行假体关节置换术(JPRS)的17例患者为假体置换组。另外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我科患者陪护人员中17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8名、女9名,年龄18~50(29.83±10.25)岁 。于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骨骼肌系统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量表、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价并对比较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下肢功能、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患者在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的分布情况。结果 (1)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MSTS评分为(22.82±5.47)分,低于保留关节组的(27.12±1.69)分和正常对照组的(28.18±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152, P<0.05);而保留关节组和正常对照组间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置换组、保留关节组、正常对照组IKDC评分分别为(59.71±11.73)、(76.18±9.73)、(90.41±7.61)分,评分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3.283, P<0.05)。(3)术后12个月SF-36评分结果显示,假体置换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保留关节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36量表中其他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分布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患者与假体置换组肢体功能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关节组的疼痛、满意度、支具辅助、行走、步态情况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与假体置换组在直跪、下蹲、膝关节弯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无疼痛、肿胀、绞锁、打软腿及一般情况下可进行的运动和上下楼、坐下从椅子上站起、向前直跑、用伤腿跳起并落地、迅速停止或开始等方面,保留关节组均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JPLS相比JPRS能给骨肉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对骨肉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评价,建议联合应用IKDC和SF-36等评价指标,以弥补MSTS功能评分的不足,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4.
5.
侯子伟  于秀淳 《骨科》2020,11(6):569-572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骨肿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其预后一般较差。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及保肢手术的迅速发展,骨肉瘤病人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伴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即病人对其目前生命健康状态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已渐渐成为评估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并研究骨肉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其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骨肉瘤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研究刚刚开始,其研究内容及评价工具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本文就国内文献中对骨肉瘤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及特点进行综述,期望为以后骨肉瘤生活质量研究及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自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以来, 骨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如骨肉瘤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5%~20%提高至60%~70%。骨肿瘤的特点是:(1)发病部位广;(2)肿瘤类型多;(3)肿瘤异质性高;(4)结构和功能重建并重;(5)转移性肿瘤多于原发性肿瘤。基于上述特点, 骨肿瘤的诊断须遵循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基本原则;在遵循肿瘤切除原则达到局部控制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有效的骨与软组织结构性缺损重建和获得尽量完美的运动功能。由于基因研究、生物信息技术、数字医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骨肿瘤的诊疗已经进入具有精确、准时、共享和个体化四大特征的精准医学阶段。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索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 寻找新靶向基因, 为未来精准医疗在骨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了方向。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对骨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