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对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非肿瘤性乳头溢液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48例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B组45例患者,给予庆大霉素灌注治疗;C组46例患者,给予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天数、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乳头溢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0.05),C组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均P <0.05),治疗天数显著少于A组和B组(P <0.05),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乳头溢液中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压迫导致胃幽门、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狭窄或不全 性梗阻在临床上多发且常见,其中,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外科手术 治疗,因而,上消化道狭窄不能及时解除或再通,临床一般采用 鼻胃管减压与静脉营养支持,造成梗阻以下仍具有正常生理功 能的大部分肠道处于长期闲置.我院2007 年5 月至2010 年9 月对19 例胰腺癌伴胃、十二指肠或近端空肠狭窄的患者,在X 线监视下运用导丝导管传送技术经鼻置入三腔喂养管至空肠, 建立空肠营养同时附带胃减压的肠内营养通路,成功率高,收到 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 W 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90份为研究样本,术前1个月内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T2WI)及DWI,记录T2WI、DWI、(T2WI+DWI)三种诊断方法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同将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三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分析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前列腺癌患者ADC值[(0.85±0.17)×10-3mm2/s]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患者,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TNM分期增加,前列腺癌患者ADC值降低,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DWI、T2WI+DWI三种诊断方法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6.7%、83.3%、90.0%,特异度分别为76.7%、75.0%、80.0%,准确度分别为73.3%、77.8%、83.3%,其中T2WI+DWI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2WI(P0.05),三种诊断方法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区ADC值与Gleason分级呈负相关(r=-0.576,P0.05),与TNM分期无相关性(r=-0.234,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临床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25例布加综合征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5~17岁,平均(14.5±3.4)岁.本组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25例均行造影检查,其中下腔静脉型5例、肝静脉型15例、混合型5例.其中24例行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1例未治疗.结果 24例行介入治疗后受累下腔静脉、肝静脉即刻畅通,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2.1±4.2)cm H2O(37 ~ 5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即刻降至术后(17.3±3.3) cm H2O(14 ~26 cm H2O),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30.6+2.9)cm H2O(26~36 cm H2O)即刻降至(18.8±4.2)cm H2O(15 ~26 cm H2O).症状和体征即刻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总体初次成功率96%.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8个月,7例出现再狭窄,5例给予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支架置人治疗后患者受累静脉再次畅通,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介入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减压与支撑排列,治疗早期放射性肠炎合并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早期合并小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300 cm减压导管至空肠上段20 cm以上,边抽吸减压边随肠蠕动前行,可达回肠末端,行全小肠减压.留置导管作为肠内支架,起到小肠内置管支撑排列的作用.结果 7例患者梗阻均顺利解除.随访9个月至2年,除1例10个月后再次梗阻外,其余6例均未再出现梗阻.结论 X线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减压与支撑排列,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早期合并小肠梗阻简便无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线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行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16例术后反复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在X线下将300 cm长的导管经鼻置人空肠10 cm以远,前端充水球囊在肠蠕动的推动下带动导管向小肠远端运行,直达回肠末端,保留导管作为肠内支架行小肠内支撑排列.结果 16例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2年,均未再次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X线下小肠内置管支撑排列治疗术后反复粘连性肠梗阻简便无创、安全有效,可以多次重复置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差别,并探讨其与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序贯入选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ACS患者共105例,按临床诊断将ACS患者分为三组,再根据Gensini积分将其再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分析。另设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正常冠脉组,将其作为对照组。入院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hs-CRP检查。结果①ACS患者(包括不同临床类型亚组)的hs-CRP水平均高于SA组和正常冠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s-CRP水平在不同冠脉病变程度ACS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且hs-CRP水平与反映冠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r=0.741,P〈0.05)。结论 ACS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正常冠脉组水平,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hs-CRP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入院ACS患者危险程度的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一种简便易行、图像清晰的小肠造影检查方法。方法:选择临床需要小肠造影的87例患者实施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检查,造影图像经放射科两位以上副主任医师分别阅片。结果:87例患者插管造影成功率达100%,检查过程中患者能够耐受,配合良好,所得造影图像清晰,有助于诊断。结论: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插管技术较易掌握,图像显示清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空肠肠内营养(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23例ASP患者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前提下,早期放置自行研制的经鼻空肠肠内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实施EN前后营养疗效指标的变化并做对比分析。结果23例ASP患者,在入院或术后3~11 d,平均第7天给予肠内营养,其血清白蛋白升高,体重增加,呈正氮平衡。血清转氨酶下降,肝功能改善,血淀粉酶未见增高。结论ASP早期经鼻空肠肠腔内营养无创伤,痛苦小,安全有效,对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作用显著。ASP肠内营养应用遵循“肠道有功能应使用肠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