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9篇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局部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CRPS的产生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其预后。文章就近年来CRP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电极置入肝脏肿瘤中心,通过高频交流电在肿瘤局部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是肝脏早期肿瘤或转移性肝脏肿瘤姑息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RFA虽然仅为经皮穿刺下操作的日间手术,但由于手术过程中高温烧灼等物理刺激,可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白蛋白(neutrophil/albumin, N/A)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PB术后拔管时机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行CPB下心脏手术的72例先心病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参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临床诊断、ASA分级, 术中心脏停搏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收集患儿术前(术前1 d)及术后(术后1 d)中性粒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 并计算N/A。分析围手术期N/A变化,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术后白蛋白水平及术后N/A的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术后N/A对术后早期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 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P<0.05)、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N/A升高(P<0.05);术后N/A与术后拔管时间相关(P<0.05), 与患儿年龄、BMI、ASA分级、CPB时间、心脏停搏时间、手术时间无关(P>...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静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毕入PACU连接监护并行吸痰操作,此时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30%基础值,或出现不自主体动但未达拔管指征,随机静注1.0 mg/kg丙泊酚(P组)或1.5 μg/kg瑞芬太尼(R组)。可重复推注同等剂量药物,直至达到拔管指征。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并记录试验药物首次推注后2 min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MAP、HR,拔管即刻呛咳评分,需重复推药患者例数,PACU滞留期间升压药物使用例数及比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离开PACU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结果:65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P组33例,R组32例,两组患者均安全拔管。与P组相比,R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 < 0.05)。推注试验药物后2 min两组BIS均下降,P组BIS值更低(P < 0.05)。R组拔管即刻呛咳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P < 0.05)。试验药物推注后2 min两组MAP和HR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需重复推药例数及比例、使用升压药物例数及比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离开PACU时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围拔管期静注瑞芬太尼可缩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拔管时间,降低呛咳反应严重程度,不增加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del Nido停搏液和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HTK)停搏液在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LVH患者75例,根据术中使用停搏液类型分为del Nido 组(D组,39例)和HTK组(H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资料、术后临床资料及围术期心肌标志物改变等。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D组室颤发生率低于H组(P< 0.01)。发生室颤患者中,D组的室颤持续时间、除颤次数和除颤能量均低于H组(P< 0.05)。D组复跳时间长于H组(P< 0.05),D组临时起搏器使用率高于H组(P< 0.05)。体外循环结束后15 min,D组血管活性药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高于H组(P< 0.001);而手术结束前15 min以及术后6 h两组 V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心肌标志物方面,仅发现术后24 h,H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高于D组(P< 0.05);两组术后48 h心肌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el Nido停搏液和HTK停搏液均可安全用于LVH患者术中心肌保护,但使用HTK停搏液,主动脉开放后室颤发生率更高,术后24 h CK-MB及cTnT高于del Nido停搏液;而使用del Nido停搏液,心脏复跳时间更长,临时起搏器使用率更高,且停机后15 min时的血管活性药使用量高于HTK停搏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肠镜检查作为肠道疾病的一种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可显著降低肠道恶性肿瘤发生率。然而,肠镜插管引发的恐惧不适感以及操作造成的疼痛,让许多老年病人拒绝接受普通肠镜检查。此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储备功能减退,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麻醉风险及肠镜检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周新巧  潘寅兵  俞敏  杨敏  周晓凯 《江苏医药》2022,(10):1007-1010+1014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ACS)的疗效。方法112例ACS患者分为P组(局部注射PRP,26例)和C组(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镇痛液,8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和肩关节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降低,肩关节外展AROM增加(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肩关节外展AROM较治疗后2周增加(P<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P组NRS评分低于C组,而肩关节外展AROM大于C组(P<0.05)。治疗后1个月,P组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88.46%vs. 62.79%)(P<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C组患者塞来昔布使用率高于P组(P<0.05)。结论 PRP局部注射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可作为ACS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途径对肋间神经阻滞(INB)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28~69岁,BMI 18~23 kg/m~2,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关闭胸腔前在胸腔镜直视下行INB。C组:生理盐水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生理盐水50 ml静脉输注;Div组:生理盐水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右美托咪定1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静脉输注;Dp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 ml+0.5%罗哌卡因29 ml行INB,生理盐水50 ml静脉输注。术后患者均行PCIA。记录INB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术后PCIA芬太尼的消耗量;记录术后48 h PCIA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440.0±109.6)min比较,Div组(519.0±82.5)min和Dp组(602.5±108.5)min镇痛作用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PCIA芬太尼消耗量C组为(369.0±134.1)μg,Div组为(268.5±93.0)μg,Dp组为(237.0±98.7)μg,与C组比较,Div组和Dp组术后PCIA芬太尼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Div组和Dp组术后48 h PCIA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C组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Div组和Dp组分别有1例发生头晕,三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和肋间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同等程度地延长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作用时间,减少术后芬太尼消耗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88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8~40周岁年轻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Ⅰ、Ⅱ、Ⅲ组,使用丙泊酚的剂量分别为1.5、2.0、2.5 mg/kg,每组再根据Dixon序贯法依次给予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统计并测算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即50%患者对手术刺激产生体动反应时所需的艾司氯胺酮剂量,麻醉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①3组艾司氯胺酮的ED50依次减少,分别为0.320、0.244、0.167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丙泊酚Ⅲ组手术开始时(T1)的HR较麻醉前(T0)明显下降(P < 0.05),其余两组则无明显差异;丙泊酚Ⅱ组和Ⅲ组T1的MAP较T0明显下降(P < 0.05),丙泊酚Ⅲ组T1的 MAP显著低于Ⅰ组(P < 0.05);③各组有效病例恢复室滞留时间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0.05);④丙泊酚Ⅲ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丙泊酚Ⅰ组术中呛咳、苏醒后头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2.0 mg/kg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方案综合效果最适宜,其中艾司氯胺酮的 ED50、ED95分别为 0.214、0.334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