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喉罩与传统气管内插管麻醉用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择期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50例,年龄70~90岁,ASAⅢ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25例.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 min,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较T组降低(P<0.05).拔管时T组80.0%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为30%;而L组拔管反应轻微无术后咽痛.结论 经喉罩全身麻醉可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老年患者PFNA手术较理想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小肠镜诊疗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行无痛小肠镜检查的患者,ASAⅠ~Ⅲ级,年龄32~76岁,体重48~73 kg.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D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 (T1)、10 min (T2)、15 min (T3)、20 min(T4)、30 min (T5)时的HR、MAP、RR、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T1~T5时D组HR慢于T0时和P组(P<0.05);T1、T2时P组MAP高于T0时和D组(P<0.05),两组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省丙泊酚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七氟醚吸人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组(B组),每组15例.观察术前以及手术2h时的血糖浓度.结果 A、B两组手术2h的血糖均比术前明显升高[(6.23±1.45)mmol/L vs.(4.86±0.85)mmol/L和(6.66±1.48)mmol/L vs.(5.11±0.43)mmol/L](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吸人麻醉与内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均不能抑制应激性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颈静脉血糖、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麻醉下电针对大鼠颈静脉血糖、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水合氯醛+脑缺血再灌注组(CL+CI/R)、水合氯醛+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CL+CI/R+EA)、异丙酚+脑缺血再灌注组(P+CI/R)、异丙酚+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P+CI/R+EA),每组8只。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于再灌流开始后,CI/R+EA组电针"百会""命门"和"足三里"穴,电针参数:频率30~50 Hz,间断疏密波,电流强度1 mA,以局部肌肉轻微震颤为度,时间20 min。在缺血后24 h,从右颈静脉抽取0.5 mL血样,进行血糖、乳酸和血氧饱和度的测定。结果CL+CI/R组大鼠的颈静脉血糖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SH组(P0.01),乳酸值则低于SH组(P0.01),P+CI/R组大鼠的颈静脉血糖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SH组(P0.05),乳酸值则显著低于SH组(P0.01);与CL+CI/R组相比,CL+CI/R+EA组和P+CI/R+EA组的颈静脉血糖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1),而乳酸值则显著升高(P0.01);与P+CI/R组相比,实施电针治疗的P+CI/R+EA组的颈静脉血糖显著降低(P0.01),而乳酸值则明显升高(P0.05);P+CI/R组的颈静脉血糖明显低于CL+CI/R组的血糖(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糖代谢,增加脑细胞对葡萄糖和氧的摄取和利用,不同的静脉麻醉药物对电针治疗效果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正混合痔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肛肠疾病,以20岁以上的人群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lligan-Morgan)是目前临床上使用常见的术式,疗效确切但术肛门后疼痛一直困扰着医患双方,使患者谈痔色变,痛苦不堪。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混合痔外痔部分位于齿线下,受脊神经支配,对痛觉极其敏感,手术刺激可产生剧烈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加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肛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肩胛舌骨肌下前路肩胛上神经阻滞(SSNB)用于全麻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 性别不限, 年龄18~64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BMI 18~30 kg/m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SSNB组(S组)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组(I组)。麻醉诱导前, I组在C5-6神经根之间、S组在肩胛舌骨肌下的前路肩胛上神经周围分别注射0.375%盐酸罗哌卡因15 ml。注药后30 min, 记录膈肌活动度, 膈肌麻痹发生情况和程度、SpO2降低幅度、呼吸困难和Horner征发生情况, C5-T1皮区感觉阻滞情况。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恶心、呕吐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 S组膈肌麻痹发生率降低, 程度减轻, 膈肌活动度升高, SpO2降低幅度减小, Horner征和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 气管拔管时间缩短(P<0.05), C5-T1皮区感觉阻滞发生率、术中瑞芬太...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术中面神经肌电图参数与术后短期面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后颅窝手术的患者22例,在四导联面神经肌电图监护下行显微外科手术,颅内手术操作结束后立即测定面神经近端与远端同等电流诱发电位波幅,并计算其比值,对该比值与术后8 d的面神经功能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面神经近端与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的比值>0.60时面神经功能良好(H-B Ⅰ或Ⅱ级),近端与远端CMAP波幅的比值和术后8 d的面神经功能的相关系数为0.92.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面神经近端/远端CMAP振幅比率是预测术后面神经近期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6年开展眼科门诊小儿手术以来,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眼科门诊手术患儿共78例,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1~10岁,其中霰粒肿63例,下睑倒睫5例,泪道阻塞10例.  相似文献   
9.
帕瑞昔布钠对肿瘤术后患者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不同方式给药对肿瘤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关腹时、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应用吗啡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PACU(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A、B组患者在PACU要求镇痛人数较C组显著减少(P<0.05);A、B组患者首次需求镇痛时问较C组延长,而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48 h吗啡用量显著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能够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切皮前给药比关腹时给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用于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NRS评分>3分)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08月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5例,男80例,女45例,年龄≥18岁,BMI≥18 kg/m2,ASA Ⅰ—Ⅲ级。应用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观察术前24 h HRV参数: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DX)、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并收集一般资料、术中指标和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根据术后72 h内数字评分量表(NRS)的疼痛评分的最大值将患者为两组:NRS评分≤3分组和NRS评分>3分组。筛选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的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RV参数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效能。
结果 有48例(38.4%)患者术后72 h内至少出现一次中重度疼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升高(OR=0.991,95%CI 0.985~0.996)是术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预测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的AUC为0.928(95%CI 0.885~0.971),最佳截断值为455.55 ms2,敏感性79.2%,特异性93.7%。
结论 术前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HRV参数中的HF对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