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预警机制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2017年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共3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的回顾性分析,其中180例实施了预警机制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和hs-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组间、组内交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Ⅲcomplex,TATⅢ)在组内及组间*组内交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显示,试验组最大血流速度(velocity maximum of blood,Vmax)大于对照组、总静脉瘀滞指数(blood stasis index of common femoral vein,S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警机制对减少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TV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联合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8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3~62岁,平均34.3岁。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8例,Ⅲ型8例,Ⅳ型2例。采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复位后距关节面,结合撬拨复位和手法复位中距和前距关节面,应用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功能。结果术后伤口延期愈合1例,经伤口换药后愈合。术后28例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3.5个月。无感染和骨折不愈合。随访期间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片示Bo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9例(67.9%),良7例(25%),可2例(7.1%),平均90.1分,优良率92.9%。结论经跗骨窦切口联合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Sanders分型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颈椎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1例颈椎肿瘤患者采用前路椎体切除和(或)后路肿瘤切除、自体髂骨植骨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以及经颈后路肿瘤切除 枕颈融合术。【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6.6个月。全部病例植骨均在3个月内获融合。颈肩剧烈疼痛者术后症状明显消退。有神经症状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手术治疗颈椎肿瘤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因最初作为骨组织中一种非胶原基质蛋白被发现而得名[1]。OPN可以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骨的发生发育和重建及肿瘤等[2~5]。同时,多种类型细胞如破骨细胞、软骨细胞、滑膜细胞、内皮细胞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建失神经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8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4例,皮瓣切取时。保留腓肠神经或髂腹股沟皮瓣营养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30&;#176;~45&;#176;端侧缝合,于术后2,4,8,16,24周测皮瓣的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4~18个月,皮瓣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部分重建,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失神经皮瓣的感觉功能,操作简便、有效,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正常血清浓度组,血清饥饿组,IGF-Ⅰ组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血清饥饿组成骨细胞贴壁减少,融合缓慢,增殖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IGF-Ⅰ组细胞增殖较血清饥饿组增加(P<0.01),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结论血清饥饿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可能是缺血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之一。IGF-Ⅰ能部分改善由于血清饥饿引起的成骨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自创长骨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6例长骨骨肿瘤或者瘤样病变患者的术前X线平片,利用自创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进行病变良恶性判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统计评分系统诊断恶性、侵袭性及良性骨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诊断恶性、侵袭性及良性骨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88%、56.76%和96.49%;特异度分别为100%、96.62%、76.81%;准确度分别为99.20%、84.92%、85.71%。结论:长骨骨肿瘤良恶性X线评分系统能定量评价骨肿瘤的良恶性,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保残重建与不保残重建胫骨骨隧道的位置差异。方法:本研究是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了46例单纯ACL断裂的成年患者。实施保残重建患者满足ACL胫骨端残端>25%,实施不保残重建患者术中不保留ACL胫骨端残端。术后第二天行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phy,3D-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网格法构建X和Y轴坐标系(定义股骨从内侧到外侧为X轴,从前到后为Y轴),评估胫骨骨隧道出口的位置。将保残组与不保残组直接比较,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评估两种重建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1例,其中保残组20人,不保残组21人。保残组(X轴:45.40%±3.18%,Y轴:39.22%±5.50%)和不保残组(X轴:44.87%±3.60%,Y轴:39.11%±6.37%)骨隧道出口位置无显著差异,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两组胫骨骨隧道出口的精确性(4.05%vs 3.27%)和准确性(5.99%vs 7.64...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