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完全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外科学 | 3022篇 |
出版年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289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404篇 |
2007年 | 404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10月,对800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切开Gerota筋膜后,按顺序分别进入3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肾脏内上方脂肪囊与前层Ger0ta筋膜之间,此层面可以在手术初期快速找到肾上腺;第二分离层面位于肾外上方脂肪囊与后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下方与肾上极之间。最后处理肾上腺中央静脉。依术前诊断和术中情况选择行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术。结果除1例嗜铬细胞瘤(肿瘤直径7.8 cm)患者因肾上腺肿瘤与肝脏及下腔静脉粘连紧密行中转开放手术外,全部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5±1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11)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2 d和1.0 d。12例(1.5%)出现术后皮下气肿、皮下血肿或切口感染。除6例特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1年高血压复发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好转。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疗效确切,为肾上腺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镜与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PCNI,)与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分别采用PCNL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和MPCNL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58例和77例。PCNL组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42岁。结石直径1.5~6.0cm,平均3.5cm。MPCNL组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39岁。结石直径1.2~5.6cm,平均3.2cm。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一期结石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22F和16F肾穿刺通道并一期行碎石术。2组鹿角形结石分别为24例和2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92±16)min和(115±15)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50%(12/24)和59%(13/22),P〉0.05。2组单纯肾盂结石各21例,手术时间分别为(65±11)min和(80±14)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19/21)和62%(13/21),P〈0.05。2组肾盏多发结石分别为13例和34例,手术时间分别为(95士17)min和(110±12)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7%(8/12)和88%(30/34),P〈0.05。2组术中或术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治疗者分别为5例和4例,术后发热分别为5例和9例,P值均〉0.05。结论PCNL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适合处理较大的肾盂结石;MPCNL适用于治疗较小的肾盂结石及肾盏结石;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可提高鹿角形结石的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3.
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张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8):561-564
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在进一步研究后腹腔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后腹腔内三个潜在解剖间隙游离肾上腺,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偶发瘤以及局限性肾上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诊疗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1,他引:76
慢性前列腺炎 (CP)尤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NBP)———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PPS)发病机理至今不甚明了 ,人群发病率为 2 .5 %~ 16 % ,几乎各个年龄组和种族均可发病。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网(IPCN)、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协作研究网 (NIH CPCRN)等国际研究机构的协调下 ,各国研究者对CP的病因、诊断、治疗等诸方面进行了较以往更大规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主要成果有 :CP多因素、多步骤的发病机制、新的临床分类系统、症状评分体系 (NIH CPSI)的建立、新的诊断标准及规范化临床评估、治疗新技术的尝试等等。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分类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治疗方法、药物验证及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腔内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101例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的手术方法,减少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方法2003年至2005年,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息肉患者101例。男64例,女37例。年龄19~72岁,平均43岁。早期手术组(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彻底切除息肉至输尿管壁肌层,治疗合并结石的息肉39例,原发纤维上皮息肉7例;后期手术组(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只将息肉明显突出输尿管管腔部分切除。治疗合并结石的息肉47例,原发纤维上皮息肉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23.9%(11/46),后期手术组3.6%(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只切除息肉明显突出输尿管管腔部分,息肉基底部不作处理,避免损伤输尿管壁,可有效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A组)及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26~75岁,平均53岁。肾肿瘤位于左侧42例,右侧34例;肾上极36例,中极23例,下极17例。肿瘤平均直径5.4(2.0~10.2)cm,肿瘤分期T1 65例,T2 11例。病程5 d~17个月。B组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平均56岁。肾肿瘤位于左侧35例,右侧38例;肾上极28例,中极21例,下极24例。肿瘤平均直径5.9(2.4~11.7)cm,肿瘤分期T1 54例,T2 19例。病程2 d~24个月。患者均行B超、IVU、逆行造影以及CT和(或)MRI检查确定肿瘤大小、位置、分期、是否有瘤栓和淋巴结转移等。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评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大小、患侧、Fuhrman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计算)、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用量、并发症、住院总天数、随访时间、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转移等指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69(50~1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7(15~5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1~2)d,术后切口感染者5例,出现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6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术后止痛药物用量50(50~100)mg。平均术后住院6(5~10)d。B组平均手术时间121(80~2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3(120~8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1~3)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者9例,出现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4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术后止痛药物用量125(100~150)mg。平均术后住院11(7~15)d。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物用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总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值均〈0.01)。A组平均随访36.3(12~70)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B组平均随访39.8(12~75)个月,术后15个月失访1例,余均无局部复发,2例T2患者因肾癌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22个月死亡。2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1%和96.9%(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对于T1~T2 N0M0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7.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5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6例,其中18例分别于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或两者结合而失败,8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2—25mm,平均18.5mm。结果:1例因结石移人肾脏改行开放性手术,余25例取石成功;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21.3ml;肠功能恢复时间l2—24h,术后4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漏尿;术后住院时间5—6d;2l例获随访2—38个月,所有病例肾功能均得到改善,无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可部分代替传统开放性手术,对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肿瘤位于左侧24例、右侧30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1.5~10.0cm,平均(4.5±2.0)cm。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45例;无高血压者5例,主诉心悸、恶心、呕吐、腹痛、消瘦等;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6例。56例均行内分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术前常规行扩容、降压及对症处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55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2±2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74±34)ml.术后住院时间(5±1)d。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术中血压波动≥20rnmHg(1mmHg=0.133kPa)21例。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5~36个月,36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9例仍需口服降压药物。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护士组织承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护士组织承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提高护士整体组织承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15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组织承诺总分为(60.24±11.32)分;机会承诺为(14.48±2.92)分,感情承诺为(12.49±2.85)分,经济承诺为(11.51±2.77)分,理想承诺为(11.08±3.44)分,规范承诺为(10.68±2.54)分.组织承诺各维度受学历、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及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P<0.01).结论 护士组织承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需营造和谐的医院文化、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及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以有效提高护士组织承诺和医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左旋肉碱和乙酰左旋肉碱合用治疗少弱精子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8
目的:探讨左旋肉碱和乙酰左旋肉碱合用治疗少弱精子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5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入选本研究,按3∶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0例每次服用左旋肉碱1.0 g与乙酰左旋肉碱0.5 g,早晚各1次。对照组60例服用维生素E 100 mg和维生素C 100 mg,3次/d。每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精浆中左旋肉碱治疗前后的变化,每月复查精液,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与女方妊娠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90例中85例完成本研究,女方临床妊娠10(11.6%)例;治疗前后每次射精中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运动精子总数、左旋肉碱浓度和总量有显著增加,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60例中完成3个月治疗的53例,女方妊娠2例(3.7%);治疗前后每次射精中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运动精子总数、左旋肉碱浓度和总量虽有改变(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旋肉碱和乙酰左旋肉碱合用治疗少弱精子症,可显著提高每次射精中前向运动精子和运动精子总数,提高女方临床妊娠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