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HFB,40MHz)观察二丙酸倍他米松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接受二丙酸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患者(治疗组)和20例未接受任何治疗患者(对照组)以40MHz探头行高频超声,于第1、31、61、91天测量瘢痕横径、垂直厚度;以DFY型超声图像诊断仪测量其面积、平均灰度值、声强值;结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评分。结果治疗组:第31、61、91天较治疗前横径、垂直厚度明显减小(P均0.05),面积、平均灰度值、平均声强值明显减小(P均0.05),VS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1);第61天较第31天、第91天较第61天以上各参数均明显减小(P0.05),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参数及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显微镜能无创、定量观察二丙酸倍他米松局部治疗后病理性瘢痕改变,对评价治疗情况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相变高分子微球,观察其增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裸鼠骨肉瘤模型的效果。方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微球,检测其形态、结构、粒径电位及相变条件;建立裸鼠骨肉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予处理)、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1、2、3(注射稀释倍数分别为5、10、20倍的Pct-MP溶液),处理后立即用海级星对肿瘤进行辐照。于辐照后即刻和72h提取标本并观察坏死面积、行HE染色,并对72h提取的标本的坏死周边组织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测定。结果成功制备相变高分子微球;HIFU辐照后即刻提取的标本,实验组1、2的坏死面积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实验组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提取的标本,实验组1、2的坏死面积进一步扩大、与辐照后即刻提取的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U辐照72h后,实验组1、2、3与对照组间坏死周边组织的凋亡和增殖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骨肉瘤裸鼠模型中,自制相变高分子微球能够增强HIFU对于骨肉瘤的消融效果,增强作用与微球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一种特异性靶向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多步乳化法制备载有印度墨水和液态氟碳的高分子造影剂,用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相偶联,制备出靶向VEGFR2高分子造影剂(Vi-PFH-PLGA)。检测该造影剂的一般特性、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并与非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565.5±15.6)nm,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到抗体成功的连接到造影剂表面,流式细胞仪测得抗体微球连接率为99.72%,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较多的靶向造影剂呈花环状牢固的聚集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而非靶向组和抗体干预组未见造影剂与HUVEC的特异性结合。体外光声/超声显影实验显示,经脉冲激光辐照后,靶向造影剂组可检测到明显的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与非靶向造影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功制备出靶向VEGFR2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与HUVEC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结合能力且具备较好的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肾脏CEUS不再局限于对局灶性病变的研究,日渐倾向于肾脏血流灌注的定量评价。CEUS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评估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CEUS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较灵敏地检出肾脏血流及灌注改变,为评价肾脏血流灌注提供了一种便捷、无创、有效、重复性好的新方法。本文就CEUS定量评价肾灌注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制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及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自制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超声微泡造影剂,并观察其对新西兰大白兔的肾能量多普勒显像效果.方法采用水/油/水(water/oil/water,w/o/w)乳液-溶剂蒸发、冷冻干燥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大小、形态,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微泡浓度.用生理盐水稀释粉末样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至浓度为108/ml左右,然后按0.2 ml/kg的剂量经兔耳缘静脉注射至兔体内,用能量多普勒观察其对兔肾显影的增强效果,同时监测兔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均一度高,平均粒径3 μm左右,最大直径6 μm.与造影前相比,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并且显像时间长.显像过程中未见兔基本生命体征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明显增强兔肾能量多普勒显影效果,显像时间长,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Fe3O4同时包裹液态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并评价其体外相变与双模态显影能力。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可相变的磁性造影剂,检测其粒径、电荷、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纳米粒溶液行MR扫描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各样品中Fe浓度;用加热法激发纳米粒相变,显微镜观察相变后产生的微泡,在造影模式下观察造影剂相变后增强超声显影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可相变磁性Fe3O4/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FH纳米粒。体外MR显像表明其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当加热5min温度升高至55~65℃,纳米粒相变产生微泡,且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结论制备的可相变磁性造影剂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加热可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可为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9例接受TIPS联合GCVE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A(13例,接受1次治疗)、B(6例,首次治疗后因支架闭塞再次接受治疗)两组。应用VTQ技术分别与治疗前1天、治疗后6天测量SSWV,以脉冲波多普勒测量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PVV)、脾静脉主干血流速度(SVV)。于TIPS联合GCVE治疗过程中,以直接测压法测量支架植入前及植入后的门静脉压(PP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PS联合GCVE治疗后,A、B两组PPG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5);SSWV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VV、SV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B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SWV均与PPG呈正相关(P均<0.05),PVV、SVV均与PPG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应用VTQ技术所测SSWV与PPG存在相关性,可作为TIPS联合GCVE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压力的无创定量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炎性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正常、炎性和肿瘤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前后回声强度的变化和显像效果。方法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炎性淋巴结组和正常淋巴结组。模型成功后,各组分别经足掌垫皮下注入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按摩足底,用谐波显像方式观察各组胭窝淋巴结造影效果。结果 造影前3组的回声强度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肿瘤转移组最低,炎性组次之,正常组最高;造影后各组淋巴结回声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肿瘤转移组的视觉增强效果较其余两组低,其回声强度值低于其余两组,并可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炎性组和正常组的回声强度比较无差别。结论 声像图回声强度可在造影前区分肿瘤转移、炎性和正常的淋巴结,微泡造影后能更清楚显示其差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臻明显.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超声能量作用下发生空化效应,定向释放药物和基因,提高局部的浓度,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研究表明,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载体将有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一种包碳酸氢铵溶液的脂质纳米粒,并观察其超声/光声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加挤出法制备脂质包裹碳酸氢铵溶液的纳米粒,光镜、电镜、激光粒径仪和电位检测仪检测纳米粒一般物理特性,并通过光声成像仪观察其超声/光声成像效果。结果 制备的纳米粒呈圆球形,形态规则,大小分布均匀,无明显聚集,平均粒径为(230.90±54.58)nm,电位为(-22.81±5.75)mV。碳酸氢铵纳米粒有超声/光声信号,双蒸水纳米粒无超声/光声信号。结论 成功制备包碳酸氢铵溶液脂质纳米粒,可用于超声及光声成像,为进一步体外、体内成像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