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9篇
  免费   2059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206篇
口腔科学   400篇
临床医学   2560篇
内科学   1722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763篇
外科学   1795篇
综合类   5471篇
预防医学   2311篇
眼科学   222篇
药学   2401篇
  37篇
中国医学   2043篇
肿瘤学   79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1007篇
  2013年   1227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2032篇
  2010年   1777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732篇
  2007年   1631篇
  2006年   1453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672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随机森林模型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5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50例NS患者随访5年的诊疗资料,按照约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纳入28个预测变量,通过训练集进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选取最优节点值和决策树数目,观察变量的预测重要性并评价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随机森林模型最佳节点值为6、最佳决策树数目为446.模型中预测因子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肾小球滤过率(eGFR)、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清蛋白(ALB)、载脂蛋白A1(apoA1)、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0.919、精确率为0.935、召回率为0.829,AUC及95%CI为0.899(0.832~0.966).结论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确定的重要预测因子可为预测NS患者5年心血管风险提供有用的信息,模型预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就诊的160名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足部溃疡的Wagner分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评分,并分析其健康行为(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延迟就诊、足部检查频率等健康行为)特点,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按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社会隔离组(n=60)和非社会隔离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足溃疡严重程度及健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非社会隔离组相比,社会隔离的糖尿病足患者就诊时Wagner 3~5级的比例更高(P<0.05)。健康行为分析显示,社会隔离组中从不检查足部及延迟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更高(P<0.05),两组间在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足部损伤原因、伤口自行处理、吸烟及饮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与延迟就诊(r=?0.353,P=0.001)呈弱负相关,即社会隔离程度越高,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时间可能越长。  结论  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社会隔离,增加其社会环境及社会网络成员的接触,可能会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情况有积极作用,对后续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高慧  朱正球  刘福明  邹冲  戴萍  马学慧  黄辉 《西部医学》2022,34(12):1807-1811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的相关性及其在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0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人群130例,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226例,共356例,分别根据男女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全部人群分为Q1、Q2、Q3、Q4共4组。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比较不同尿酸水平间及男性女性间PWV-BS、PWV-ES差异。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年龄、BMI、eGFR等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ufPWV增高的关系。结果 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年龄、BMI、TC、Scr、PWV-ES及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 eGFR、HDL显著降低。男性血尿酸、PWV-BS及PWV-ES均显著高于女性(P分别为<0.001、0.0024、0.0018),男性血尿酸与PWV-BS、PWV-ES均不相关,女性血尿酸仅与PWV-ES呈正相关(r=0.265,P<0.05)。男性与女性血尿酸均与BMI、TC、Scr成显著正相关,与HDL、eGFR成显著负相关,并且女性相关程度大于男性。Logistic回归显示以Q1组为对照,在矫正了年龄、BMI 、SBP、DBP、TC、TG、HDL、LDL、FBG、Scr、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血尿酸Q4组可独立于上述因素成功预测PWV-ES增高的风险,女性(OR:5.15,95% CI:1.20~22.10,P=0.027),全体人群(OR:2.41,95% CI:1.42~5.69,P=0.042),但该因子预测价值不能独立于eGFR而存在。结论 血尿酸可间接反应动脉硬化的进展,同时PWV-ES可作为血尿酸对血管功能损伤早期无创性评估的指标;血尿酸是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预测价值具有一定的eGFR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体重指数(BMI)对不孕女性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20 年6 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施行IUI 治疗的3 707 例患者的周期资料,按照BMI 分为3 组,A 组(正常 体质量组18.5 kg/m2≤BMI<23.0 kg/m2)、B 组(超重组23.0 kg/m2≤BMI<25.0 kg/m2)、C 组(肥胖组BMI≥25.0 kg/m2),比较各组间 一般资料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在方案中,3 组间自然周期方案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药物联合肌注促排药物 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 与活产率无关,B 组(OR=1.161,95% CI:0.861~1.565,P=0.328)以及C 组(OR=1.003, 95% CI=0.761~1.322,P=0.948)与A 组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注促排药物(OR=1.425,95% CI:1.026~1.980,P=0.035) 以及口服药物联合肌注促排药物(OR=1.366,95% CI:1.038~1.796,P=0.026)是影响活产率的独立因素。肥胖(OR=2.784,95% CI:1.471~5.267,P=0.002)以及继发性不孕(OR=3.048,95% CI=1.454~6.389,P=0.003)是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以及继 发性不孕为早期流产的危险因素,促排药物可提高不孕患者IUI 活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短回波序列(ultra?short echo time,UTE)评估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对36例下腰痛患者进行UTE序列及常规腰椎磁共振序列扫描,选取其中85个CEP。将所得到的UTE图像处理成更清晰的UTE CEP图像,并通过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信噪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来评价图像质量。在UTE CEP图像的基础上,参考Rajasekaran分级并根据CEP及骨性终板的形态将终板分为6级。两位肌骨放射方向医师独立评估终板损伤,评估结果应用Cohen’s kappa分析检验一致性。最后评估85个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结果:UTE CEP图像的SNR及CNR(平均SNR:33.06±2.92;平均CNR:9.4±2.08)高,证明图像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两位肌骨放射医师独立评估6级终板形态的Cohen’s kappa系数为0.816。85个终板中34个存在Modic改变,Cochran?Armitage分析示终板损伤与Modic改变间存在线性趋势(P < 0.000 5)。结论:UTE成像可能会成为临床上评价CEP损伤较为有效的方式。评估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发现损伤越严重的终板越容易出现Modic改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更易引起靶器官损害。近年研究发现,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三联常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剂量螺内酯能有效控制血压。但这些研究规模普遍较小,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系统评价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05-03。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9项研究未报告随机化分组方法,1项研究按纳入顺序编号奇偶分配(错误的随机化方法),7项研究未描述是否采用盲法,4项研究为开放标签,3项研究描述了分配隐藏,1项研究结果数据不完整、未报告对照组治疗后的安全性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与安慰剂和空白对照相比,螺内酯降低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的效果好(P<0.05);与其他降压药物总体相比,螺内酯降低诊室收缩压、24 h动态血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及家庭自测收缩压的效果好(P<0.05);与肾脏去交感神经术相比,螺内酯降低日间血压及夜间收缩压的效果好(P<0.05)。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钾及血肌酐水平高(P<0.05);与其他降压药物总体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钾水平升高(P<0.05);与肾脏去交感神经术相比,应用螺内酯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升高(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是相对有效及安全的,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窦部重建在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42例根部运用自体心包行窦部重建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对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 a的心脏超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院内死亡3例,治愈出院39例,所有患者的主动脉窦部内径和主动脉瓣反流在术后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随访期间无失访和死亡病例,无二次手术干预病例,未发现根部存在残余夹层,术后1 a时窦部内径和出院时相比,无明显增宽,无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的反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心包行窦部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根部处理方式,该方法保留主动脉瓣结构和功能,防止窦部进一步扩张,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Rb1,GS-Rb1)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治疗作用与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激活的关系。[方法] 将80只体质量350~400 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治疗(TBI+GS-Rb1)组和自噬阻断[TBI+GS-Rb1+6-氨基-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每组20只。以液压打击仪建立TBI模型,根据上述分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GS-Rb1及自噬抑制剂3-MA。每组选10只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并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行神经元形态学检测。其余10只分离海马区皮质,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轻链蛋白3-Ⅱ/轻链蛋白3-Ⅰ(light chain 3-Ⅱ/ light chain 3-Ⅰ,LC3-Ⅱ/ LC3-Ⅰ)、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1,P62)、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 alpha(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线粒体外膜转位蛋白2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TOM20)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酸代巴比妥法、二硫代硝基苯甲酸缩合法分别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结果] 与TBI组比较,治疗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明显下降(P<0.05),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缓解,自噬相关蛋白LC3-Ⅱ/ LC3-Ⅰ比例明显升高,而P62表达明显降低,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相关蛋白PGC-1α、TOM20则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而SOD和GSH则呈相反趋势(P<0.05),凋亡促进因子Bax及cleaved-caspase 3表达明显降低(P<0.05)。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可明显抑制GS-Rb1对TBI后神经功能及形态损伤的治疗效应(P<0.05)。[结论] GS-Rb1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抑制凋亡途径,从而保护神经元,以起到对TB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