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32篇
  免费   7817篇
  国内免费   3760篇
耳鼻咽喉   648篇
儿科学   1018篇
妇产科学   479篇
基础医学   4713篇
口腔科学   1439篇
临床医学   7894篇
内科学   6731篇
皮肤病学   734篇
神经病学   2068篇
特种医学   26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960篇
综合类   16993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6921篇
眼科学   912篇
药学   8202篇
  95篇
中国医学   6487篇
肿瘤学   374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1070篇
  2022年   2462篇
  2021年   3342篇
  2020年   2965篇
  2019年   1522篇
  2018年   1645篇
  2017年   2195篇
  2016年   1510篇
  2015年   2832篇
  2014年   3783篇
  2013年   4347篇
  2012年   6242篇
  2011年   6741篇
  2010年   5405篇
  2009年   4691篇
  2008年   4987篇
  2007年   4818篇
  2006年   4014篇
  2005年   3200篇
  2004年   2304篇
  2003年   2011篇
  2002年   1692篇
  2001年   1294篇
  2000年   947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 《当代医学》2022,28(4):151-15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重症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4)、用力肺活量(FVC)、FEV4/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异丙托溴胺治疗重症哮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 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就诊的160名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足部溃疡的Wagner分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评分,并分析其健康行为(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延迟就诊、足部检查频率等健康行为)特点,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按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社会隔离组(n=60)和非社会隔离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足溃疡严重程度及健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非社会隔离组相比,社会隔离的糖尿病足患者就诊时Wagner 3~5级的比例更高(P<0.05)。健康行为分析显示,社会隔离组中从不检查足部及延迟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更高(P<0.05),两组间在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足部损伤原因、伤口自行处理、吸烟及饮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与延迟就诊(r=?0.353,P=0.001)呈弱负相关,即社会隔离程度越高,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时间可能越长。  结论  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社会隔离,增加其社会环境及社会网络成员的接触,可能会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情况有积极作用,对后续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河南省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5 57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探讨医疗保险和居住安排的中介效应。结果 河南省老年人精神健康受损1 999人,受损率35.89%。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的三个维度均对老年人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均P<0.05),月收入水平(OR = 0.598,95%CI:0.446 ~ 0.801)和受教育程度(OR = 1.617,95%CI:1.004 ~ 2.604)越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越好;原来职业的层级越高(OR = 1.325,95%CI:1.155 ~ 1.520),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越差。影响路径分析显示,城镇职工医保对老年人精神健康有促进作用(低SES:OR = 0.609,95%CI:0.422 ~ 0.878;高SES:OR = 0.380,95%CI:0.248 ~ 0.582),城乡居民医保对高SES老年人精神健康有促进作用(OR = 0.285,95%CI:0.181 ~ 0.448);此外,与配偶/伴侣居住(OR = 0.610,95%CI:0.483 ~ 0.769)、与子女居住(OR = 0.646,95%CI:0.520 ~ 0.803)缓解了社会经济弱势地位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精神健康受损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三个维度影响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医疗保险和居住安排在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精神健康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腰臀部的细粒棘球蚴病病例。该病例初诊时被误诊为“皮下脓肿”,后经影像学检查及抗棘球蚴抗体试验得以确诊。本病例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细粒棘球蚴病的认识,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步态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进展,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步态康复控制策略、在步态训练中的作用、对平衡功能以及步态时空参数这几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多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的积极作用和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7.0T MR T2* mapping与T2 mapping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内出血(IMH)的图像质量及其价值。方法 以42只SD大鼠制备AMI再灌注模型,于其后2 d及7 d采集左心室7.0T MR T2* mapping与T2 mapping,获得后处理T2* map与T2 map图;之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进行病理检查,评估IMH。观察IMH大鼠各序列原始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及T2* map与T2 map图像的信号均一性。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2个序列图像检出IMH的效能。结果 造模后2 d (9只)和7 d (16只)后,共25只大鼠造模成功并检出IMH (IMH组),10只存在AMI但无IMH,6只无心肌梗死(无心肌梗死组),另1只在扫描过程中死亡;2 d和7 d IMH组心脏T2 mapping原始图像的SNR>T2* mapping原始图像(P均=0.001),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2 d,IMH组心脏T2 mapping原始图像质量评分(3.90±0.30)高于T2* mapping (3.80±0.40,t=3.67,P<0.01);造模后7 d,T2 mapping原始图像质量评分(3.60±0.50)与T2* mappin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50,t=1.65,P=0.10)。IMH组T2 map与T2* map图像的出血心肌及远端心肌的变异系数(CO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信号均一性无明显差异。T2 mapping及T2* mapping检出IMH的敏感度分别为88.00%(22/25)及96.00%(24/25)。结论 7.0T MR T2* mapping图像信号均一性、SNR及图像质量略低于T2 mapping,二者CNR相当,均可用于检测AMI再灌注大鼠模型IM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力(SS)是否通过激活PKCδ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并进一步探究小檗碱(BBR)对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小鼠VSMC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NC)、小檗碱组(BBR)、PKCδ抑制剂Sotrastaurin组(Sotras)、SS组、SS+BBR组和SS+Sotras组。静息培养的VSMC分别用BBR或Sotrastaurin或ddH2O预处理1 h,继而机械牵张力(10%牵张强度)牵拉不同时间或不牵拉作为对照。收集各组VSMC,Western blot检测PKCδ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VSMC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VSMC迁移。结果免疫荧光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机械牵张力刺激显著提高VSMC中Ki67阳性水平约469%(P<0.05,n=3),划痕宽度缩小约54.9%(P<0.05,n=3),而BBR和Sotrastaurin能明显抑制机械牵张力引起的上述变化,与SS组相比,Ki67阳性水平分别下降约66.9%和80.2%(P<0.05,n=3),划痕宽度增加约79.4%和120.1%(P<0.05,n=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机械牵张力刺激可诱导PKCδ磷酸化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以30 min最显著,提升约97.5%(P<0.05,n=3);而BBR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机械牵张力刺激诱导的PKCδ磷酸化水平升高,以200μmol/L效果最显著,降低约37.6%(P<0.05,n=3)。结论BBR可通过抑制PKCδ磷酸化进而阻断机械牵张力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