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颈椎病是成人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重要原因[1]。其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手术减压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2]。传统的手术减压入路可分为前路和后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前路手术的代表,被誉为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3、4]。但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入路相关并发症、相邻椎体退变、内置物松动下沉等相关问题日益凸显[5、6]。后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紧密连接闭锁小带蛋白(ZO-1)和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ccludin protein)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LPS组(LPS组)、PHC低剂量组(L-PHC)和PHC高剂量组(H-PHC),每组10只,后3组注入LPS (5.0 mg/kg),30min后,L-PHC和H-PHC组分别注入PHC 0.3、0.9 mg/kg,24h后取外周血和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TNF-α和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肾脏炎症明显,而L-PHC和H-PHC组肾脏炎症较弱;与C组比较,各组血浆TNF-α、IL-1β、Scr和BU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HC和H-PHC组其含量比LPC组明显降低(P<0.05);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LPS组升高,L-PHC和H-PHC组比LPS组下降(P<0.05).结论 PHC可减轻脓毒症诱发的AKI,调控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腹部CT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局将其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其CT影像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CT影像中,患者多数存在肠管扩张、肠积聚、肠壁增厚、水肿、肠管梗死以及腹腔积液等表现。其中,死亡组患者在肠壁与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以及游离气体的检出率方面高于生存组,对于相关数据,以P<0.05,代表其所具有的差异在统计工作中有价值。结论: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过程中,通过腹部CT诊断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患者的诊疗精度,从而有效降误诊与漏诊问题的几率,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清醒镇静对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或下肢手术的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TCI组(TCI组)。手术前5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丙泊酚,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流式细胞术测定输注开始(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各时点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和NK细胞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TCI组CD3+、CD4+、(CD3++CD4+)/(CD3++CD8+)和T2~T4时NK细胞明显降低(P<0.05)。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及NK细胞变化幅度大于TCI组。两组各时点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TCI清醒镇静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并分析VTE相关 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结局的影响。 方法 基于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的神经重症患者,根据患者住ICU期间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和无VTE组,计算VTE的发生率,通过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重症患者VTE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间死亡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 院费用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神经重症患者723例,年龄中位数52岁,男性383例(53.0%),其中330例(45.6%)患 者发生VTE。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78,95%CI 1.053~1.104)、BM(I OR 1.082, 95%CI 1.013~1.156)和D-二聚体水平(OR 1.042,95%CI 1.006~1.079)升高是发生VTE的独立危险 因素。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4.8% vs 3.6%,P =0.388),VTE组住院天数(21 d vs 18 d)、住I CU天数 (8 d vs 5 d)及住院费用(121 358元 vs 93 717元)较无VTE组增加(均P<0.001)。 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VTE的发生率为45.6%,年龄、BMI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发 生VTE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脊柱后凸畸形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6 ~67岁,中位数54岁.胸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4例,胸腰椎结核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腰背部疼痛和胸、腰椎后凸畸形.部分患者伴有乏力、纳差、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所有患者均行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影像学资料显示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病变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塌陷或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单侧椎旁脓肿5例,双侧椎旁脓肿18例.脊髓损伤按Frankle分级,C级1例,D级4例.术后随访观察结核控制、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疼痛缓解、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脊柱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失血量220~950 mL,中位数360 mL.手术时间120~200 min,中位数150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0个月.结核症状均缓解或消失.1例术后出现患侧胸腔积液和少量积气,经重新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好转.5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恢复至Fran-kleE级.术后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由术前69.33±18.46降至13.16±7.22、12.35±6.9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40±1.10)分降至(1.60±1.70)分、(1.20±1.20)分;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15.08°±2.50°降至3.05°±0.80°、3.12°±0.60°.影像学检查证实植骨块位置均良好,均达到良好的骨性融合,椎间高度均无明显丢失.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无结核复发.结论: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脊柱后凸畸形,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可有效控制结核症状,缓解腰背部疼痛,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8月—2016年9月诊断为LDH并行PETD治疗的102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6例患者完成36个月及以上随访,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9~88(46.96±14.03)岁,随访36~46(40.91±3.21)个月。8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6),复发率为5.8%(5/86)。术后1 d、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36个月优良率为94.2%(81/86)。突出髓核(HNP)越大,术后腿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患者相比,BMI≥25 kg/m^2的患者JOA评分改善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DH可取得满意疗效。HNP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BMI可能对预后也有一定影响,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注射法与吸入法建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动物模型的致死率、发病率。 方法将336只180~230 g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注射法组(n=80)、吸入法组(n=240)、空白对照1,2组(每组n=8),腹腔注射法组按150 ml/kg腹腔注射CO制备DEACMP动物模型,吸入法组按CO中毒不同剂量,分为低剂量1 000 ppm组(n=80)(1 ppm=1 mg/L)、中等剂量3 000 ppm组(n=80)和高剂量4 000 ppm组(n=80),空白对照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空气,空白对照2组放入充满空气的染毒箱内。动态监测尾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水平,并通过水迷宫检测DEACMP的发病。 结果3 000 ppm组、4 000 ppm组及腹腔注射组造模死亡率分别为37.5%(30/80)、61.3%(49/80)、40.0%(32/80)。3 000 ppm组死亡率低于4 000 pp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3,P=0.003);而与腹腔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46)。3 000 ppm组、4 000 ppm组及腹腔注射组DEACMP的发病率分别为40.0%(20/50)、41.9%(13/31)、14.6%(7/48)。3 000 ppm组DEACMP发病率高于腹腔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P=0.005);而与4 000 pp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0)。 结论3 000 ppm吸入中毒法为最佳DEACMP造模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海口地区立克次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立克次体感染,减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2019年海南省人民医院1 507例立克次体病住院患者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性别、年龄、民族、地区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 507例立克次体病住院患者中,男性85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和总结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特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改善及安全性指标,从而为特定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2~2014年在骨科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给予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共计51例。使用电话、电子邮件、门诊随访等方式对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各因素进行详实准确的随访,在患者的VAS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总结。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至少6个月标准化的术后随访,并在术后及术后6个月就观察指标进行观察。 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及术后6个月疼痛情况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和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亦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疗效方面,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对其MacNab疗效进行评估,其优良率为92.1%。 结论 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相对安全,可实现微创治疗,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功能和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