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电磁导航系统与徒手锁定在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需要行髓内钉固定的40例胫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电磁导航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65岁,平均(44.3±1.8)岁;徒手锁定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5±2.0)岁。比较电磁导航与徒手锁定组间远端锁定总耗时与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结果电磁导航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668.2±195.0)s,徒手锁定组平均远端锁定耗时(1431.1±501.3)s。电磁导航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3.1±2.2)s,徒手锁定组平均放射线暴露时间(18.3±6.9)s。结论电磁导航系统能显著缩短远端锁定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Crain分型联合残端评分方法指导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保残方案设计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4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保残组(n=26)与联合理念设计组(n=2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3个月隧道扩大情况及术后12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联合理念设计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保残组,保残之后移植物游离面积明显小于传统保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理念设计组的股骨隧道扩大发生率、胫骨隧道扩大发生率均少于传统保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传统保残组独眼畸形症发生率多于联合理念设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rain分型联合残端评分方法指导保残方案设计,可以减少术后独眼畸形症、隧道扩大的出现,并可增加宿主组织与移植物接触的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在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01—2012—01应用伤椎过渡钉复位技术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13例。术前影像学证实伤椎椎弓根均破坏,无法置钉,常规行后路手术.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后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果13例获得随访10个月~2.5年,平均1.5年,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破坏。结论对于复位困难的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当伤椎椎弓根破裂无法置钉时采用伤椎过渡钉辅助复位技术联合后路钉棒系统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后椎前软组织肿胀与吞咽困难的关联,比较分析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和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单节段(C5/6)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4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Zero-p组),2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治疗(Cage组);通过颈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椎前软组织的宽度,根据肿胀程度,将患者分为肿胀组(24例)和非肿胀组(30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比较Zero-p组和Cage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结果肿胀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5.8%,高于非肿胀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平均为6.22 mm,低于Cage组的9.2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12.0%,低于Cage组的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ACDF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较高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也较高。颈椎前路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C5/6)脊髓型颈椎病较传统的Cage钛板融合术后椎前软组织肿胀程度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6~49岁,平均35.2岁;16例初始损伤为开放性骨折,6例为闭合性骨折,1例无骨折病史。胫骨12例,股骨7例,肱骨3例,尺桡双骨1例;骨干19例,干骺端4例。病程4~13个月,平均6.9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膜诱导技术分2个阶段治疗,记录患肢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功能情况,并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43个月,平均(27.6±5.3)个月。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髂骨切口浅表感染,余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20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3~7个月),其中16例下肢手术患者完全负重时间5.2个月(4~8个月);3例随访期间出现感染,再次接受膜诱导手术后达到完全骨愈合。末次随访时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术前改善。结论:膜诱导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中老年人腰椎经皮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解剖学参数并分析其经皮置钉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中老年人腰椎三维CT资料并导入Aquarius iNtuition Viewer V 4.4.6软件,测量各节段皮质骨螺钉置钉横断面与矢状面的进钉角度、安全范围、钉道直径及长度、螺钉轨迹皮肤进钉点至椎体上终板的距离和进钉点至棘突轴线的距离。[结果]L1-5螺钉轨迹皮肤进钉点至椎体上终板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钉点至棘突轴线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面上L1-5各节段的钉道直径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节段的钉道实际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节段钉道实际长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各节段钉道理想外偏角较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面上L1-5各节段钉道直径逐渐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各节段钉道直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5各节段钉道理想头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节段钉道理想头倾角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至椎体上终板及至棘突中线的距离可找出经皮椎弓钉皮质轨迹螺钉的体表定位点,其在各节段间存在差异,该点可为中老年人腰椎经皮椎弓根皮质骨轨迹螺钉置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渡钉"复位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手术治疗的67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35例(A组),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渡钉"复位治疗32例(B组)。纳入标准:椎管占位但无神经症状,无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和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6个月,平均14个月。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渡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3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程度以及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相比,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渡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对伤椎畸形矫正较传统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2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满意度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0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ODI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2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患者满意度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1例。结论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9.
<正>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髌骨下极骨折被认为是髌骨骨折中比较特殊的类型,是指发生于髌骨远端的骨折,骨折块下不带有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因髌骨下极骨折块较小,多为粉碎性,且下极是髌腱的起点,应力集中,在复位及固定方式上有其特殊性[2]。髌骨下极骨折约占需手术髌骨骨折的9.3%~22.4%[3]。近年来,有关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方式不断增加并改进,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远期膝关节的功能恢复。现就髌骨下极骨折的切开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