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脊索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性和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通常认为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残留的脊索组织,临床常见于脊柱两端,即斜坡和骶尾部。由于脊索瘤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脊索瘤治疗的核心。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质子治疗和重离子治疗也展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随着对脊索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靶向药物或将成为治疗脊索瘤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在脊柱肿瘤硬膜囊缺损合并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脊柱肿瘤硬膜缺损合并难治性脑脊液漏的患者,行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3周时体温变化;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时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术后3 d、1周,3周内脑脊液量变化的情况。结果实施腰大池引流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出现先升高,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下降恢复为正常水平。放置腰大池引流前,患者脑脊液引流量为135~670 m L/d,平均356 m L/d;术后3周时,多数患者引流量已经降至正常。腰大池引流的放置时间13~25 d,平均16.3 d。腰大池引流中发生引流过度4例、引流不畅3例、引流管滑脱1例,经过调整引流速度,冲洗疏通管腔,适时缝闭皮缘达到满意效果。至末次随访时,原伤口中1例出现皮肤发红,1例发生局部血肿,1例伤口愈合不佳,1例伤口渗液,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较良好的引流效果,并实现顺利拔除原伤口引流管。结论脊柱肿瘤中多数硬膜囊缺损无法完全缝合修补。对伴有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采取降低局部脑脊液压力的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对促进硬膜的修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en-bloc切除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腰椎软骨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en-bloc切除术治疗腰椎软骨肉瘤患者29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对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均一期en-bloc切除,单纯后路/后外侧入路23例,前后联合入路6例。患者平均随访49.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265 min,平均出血量为2 150 mL。术前VAS评分(7.69±1.25)分,术后恢复至(1.57±0.53)分。术前ASIA分级C级2例,D级11例,E级16例;术后1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1例D级患者因压迫时间过长无恢复,其余C级和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E级者无变化。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大血管损伤、邻近脏器误伤或死亡。1例患者因肿瘤包绕单侧L5神经行牺牲神经根的肿瘤en-bloc切除术,术后左足下垂,其余28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前伴下肢疼痛麻木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行腰大池引流后顺利拔管,体温恢复正常。1例坠积性肺炎患者经抗炎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发生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后半个月恢复。5例患者随访时出现局部肿瘤复发,行相应部位肿瘤再次切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肺转移,6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或转移征象。结论腰椎软骨肉瘤的治疗虽棘手,en-bloc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解除腰椎软骨肉瘤造成的神经压迫。术前详细的手术方案制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减少毗邻大动脉、大静脉及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是精准医疗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靶血管栓塞与球囊阻断2种方式对骶骨肿瘤术后患者伤口影响的比较。方法将104例骶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行选择性靶血管栓塞(A组)53例,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B组)51例,其中20例患者术前已经行放、化疗。记录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肤红肿5例,愈合不佳8例,伤口窦道瘘口2例,皮肤坏死6例;皮肤大面积坏死2例;B组皮肤红肿1例,愈合不佳1例,伤口窦道瘘口1例;2组间比较,B组切口愈合不佳及皮肤坏死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组患者术后0.5、1、2年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例死亡、1例发生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B组术后无死亡,1例发生一过性神经症状,1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术后1年左右恢复。结论球囊腹主动脉阻断可有效地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与选择性靶血管栓塞相比对伤口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后外侧入路治疗Ⅲ期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91例长征医院外科分期系统Ⅲ期的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隙入路+侧块切除)钉棒/钉板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7±1.3)h,出血量(550±110)m L。所有患者术中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27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术后出现左上肢一过性肌力下降,1例右侧颈后部麻木加重,1例发生霍纳综合征,1例术中因左侧椎动脉撕裂而行椎动脉修补术。术后无伤口深部感染,仅1例术前曾放疗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不佳。术后VAS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患者的颈部疼痛症状消失,88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和改善,49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随访8~91(72.0±3.1)个月,末次随访时除2例死亡,其余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外侧入路治疗Ⅲ期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疗效肯定,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重建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介体复合物作为转录过程中的重要辅因子,广泛参与了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 Ⅱ,pol Ⅱ)调控的转录激活与抑制过程,其结构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然而,由于中介体复合物结构与组成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我们对其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仍知之甚少.最近研究显示中介体复合物多种转录活性的调节与转变,可能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8(cyclin-dependent kinase 8,CDK8)亚模块的可逆性结合与修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开元骨科医院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PETD治疗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78例。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32个月,平均21个月。手术时间38~49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 L,中位出血量38 m L;卧床时间10 h~3 d,中位时间1 d;住院时间2~8 d,中位住院时间6 d,术后疗效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T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短期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脊柱的嗜酸性肉芽肿(EG),是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为特征的多系统侵犯的反应性增生性疾病,它属于3种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CH)中的一种,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成人较少见,老年人罕见~([1])。症状性的胸椎EG常引起背部疼痛,多伴有神经功能障碍,造成脊柱失稳,甚至造成瘫痪和二便功能障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生神经功能症状或脊柱不稳,需要及时通过外科手术来干预,以达到挽救濒临恶化的神经功能~([2-3])。第二军医大学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短节段固定并病灶旷置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48例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联合腰骶椎病灶旷置(将链霉素粉剂填塞入"开窗的椎间隙"之间)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及手术并发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8~86个月,平均63个月。手术时间(139.5±51.8)min,出血量(220.8±71.5)m L,植骨融合时间(4.5±1.7)个月,末次随访时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除3例ASIA神经功能分级为D级的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余有神经损伤患者均恢复至E级。患者均未出现大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深部感染。术后1例患者由于疼痛复发而二期再行椎板减压病灶清除内固定;1例患者发生皮神经痛,给予非甾体镇痛药物塞来昔布口服,随访时患者疼痛消失。结论对于伴有神经症状或顽固性疼痛,但不伴有脓肿和死骨的腰骶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病灶旷置术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好,能同时获得缓解腰骶部疼痛、神经根减压、维持稳定及融合的效果,但应注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伴有脊髓压迫的肾源性脊柱转移癌的外科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肿瘤科共收治35例伴有脊髓压迫的肾癌脊柱转移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脊髓减压并内固定重建术。对所有患者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重建策略、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所有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以及双膦酸盐治疗。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96±35)min,术中出血量为(2 160±240)m L,术中无大血管或脊髓损伤,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3.2±8.7)个月。术后1例ASIA A级患者恢复至B级;3例ASIA B级患者恢复至C级、D级各1例,1例因压迫时间过长无恢复;2例ASIA C级患者1例恢复至D级,1例仍然为C级;11例ASIA D级患者9例恢复至E级,2例仍然为D级;18例ASIA E级患者无变化。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1例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复发压迫颈髓致瘫痪,并肺部转移,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患者复发,1例行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3例患者带瘤生存;其余患者末次随访时未见复发征象。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伴脊髓压迫的肾癌脊柱转移能够安全有效地解决患者局部压迫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术后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