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 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低氧(6% O2 4 h)处理建立 3 日龄 Wistar 大鼠缺氧缺血(HI)PVL 模型。HI 后 1 d、3 d、7 d、14 d 和 28 d 处死动物, 应用 Real-Time PCR 方法和 Western blot 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 LIF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检测 LIF 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HI 后 1、3、7 d PVL 组脑组织 LIF 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 PP结论 PVL 新生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 LIF mRNA 与蛋白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IF 可能参与了 PVL 病变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组织内表达的情况,探讨LIF在EAE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 EAE组 48只,对照组 24只.以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为抗原,免疫接种雌性 Wistar大鼠,并辅以百日咳原液以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建立 EAE动物模型,符合纳入标准者随机分为第 1、3、7、14天 4个时间点亚组.对照组用 9 g·L-1盐水代替豚鼠全脊髓匀浆,同样随机分为 4个时间点组.对EAE组大鼠依据临床症状进行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在 EAE发病后不同时期大鼠侧脑室周围白质LIF的表达.结果 EAE组32只大鼠在免疫第11天相继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第7天病程进展达高峰,随后病情逐渐恢复.对照组大鼠临床功能评分0分,侧脑室周围白质LIF低水平表达,各组无明显差异.EAE组发病第1天临床功能评分(1.5±0.4)分;侧脑室周围白质内 LIF表达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3天临床功能评分(2.5±0.5)分;LIF表达量继续上升,维持于较高水平.发病第7天临床功能评分(4.0±0.5)分;LIF表达量开始较前有明显下降.至第14天时临床功能评分(1.0±0.4)分;LIF表达量接近于正常,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F在 EAE大鼠的脑组织内表达增加,随EAE病程进展LIF的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IF可能参与EAE疾病的损伤或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方式建立的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大鼠模型的异同,为深入研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选择理想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3日龄Wistar大鼠采用3种不同的缺氧缺血方法建立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为: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 30 min、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min.比较各组大鼠脑病理形态学变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眼部变化.结果 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30min侧脑室周围白质组织结构稀疏模糊但无坏死灶;左侧脑室周围白质区GFAP免疫染色强度[(5 021.63 ±358.92) OD]增加程度最低(P <0.000 1),MBP免疫染色强度[(18488.63 ±1 822.62) OD]降低程度最低(P<0.000 1);左侧睁眼时间延迟.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可见坏死灶;GFAP免疫染色强度为[(6 069.13 ±458.61) OD],MBP免疫染色强度为[(15003.38 ±1 559.11) OD];左侧睁眼时间延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30 min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区见囊性坏死灶;左侧GFAP 免疫染色强度[(6 194.50 ±432.69) OD]增加程度最高(P <0.000 1),MBP免疫染色强度[(10119.35±735.16) OD]降低程度最显著(P<0.000 1);双侧睁眼时间延迟且双眼出现白内障改变.结论 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30 min方法更适宜轻型脑白质损伤研究;左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6%O2)4 h及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伴低氧(8%O2) 30 min更适于严重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胚胎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对显性脊柱裂胎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全反式维甲酸致畸的显性脊柱裂大鼠模型,妊娠16d通过胎仔外科与显微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将BMSC移植入胎鼠脊髓缺损部位,待胎鼠成活至妊娠21 d取脊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BMSC后脊髓缺损部位NGF和BDNF的表达,同时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显性脊柱裂胎鼠BMSC移植后脊髓内BDNF、NGF的表达增强,而且BMSC移植区表达升高最显著,TUNEL染色显示BMSC移植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 胚胎期BMSC移植后改变脊柱裂病变区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脊柱裂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肾脏无创伤性局部血管给药的新方法,并对其给药后成活率和损伤性进行观察.方法 16只Wistar大鼠,用PE10导管经大鼠左侧颈总动脉-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抵达肾动脉直接给药.统计其成活率并对给药的肾动脉血管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大鼠成活率可达87.5%,且不会造成肾动脉血栓或血管内皮损伤.结论 该法可以成功的实现大鼠肾动脉远距离插管,零距离无创伤性局部血管给药,同时还可以推广用于腹腔的某些其它脏器甚至更远的后肢.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应用兔脊神经后支切断,椎旁肌失神经支配动物模型,观察是否形成凸向失神经支配侧脊柱侧凸畸形。方法:日本大耳白兔96只,雌雄各半,体重500~700克,兔龄4~6周,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单、双侧椎旁肌分离与否分为实验组A及B两组,此两组根据右侧脊神经根后支切除节段(4、6、8个节段)不同再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内各亚组手术操作同实验组,但不切断神经根后支。术后1、2、3个月摄片观察脊柱侧凸变化。术后3个月椎旁肌HE染色观察神经根切断侧肌肉是否萎缩。结果:术后3个月椎旁肌裸视下观察及HE染色观察肌纤维均见神经切断侧肌肉明显萎缩,但各实验组均未发现有凸向失神经支配侧的脊柱侧凸畸形。结论:通过该方法造成幼兔单侧椎旁肌失神经支配,不易诱发脊柱侧凸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线栓法制作不同侧别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 erebral a rtery o cclusion, MCAO)模型对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方法 参照Zea-Longa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1.5 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I/R)。36只SD大鼠随机 分为经左、右侧插线组,并对两组大鼠I/R后不同时间点(1、3、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衡木试 验、水迷宫试验及脑梗死体积进行测定和比较。 结果 经左侧MCAO组大鼠的肢体运动平衡能力在I/R后1、3、7 d均显著低于右侧组,而记忆功能显 著高于右侧组,以I/R后7 d差异更明显。两组脑梗死体积在I/R后3 d时最大,7 d时最小;在I/R后1 d及 3 d时两组脑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而I/R后7 d时,左侧组梗死体积高于右侧组。 结论 栓塞左右侧对大鼠MCAO模型早期梗死体积影响不大,而后期左侧栓塞的梗死体积大于右侧。 并且左侧半球梗死引起的运动功能损害更重,右侧半球梗死引起的记忆功能缺损更严重。提示大鼠 左右脑半球可能存在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局灶性脑缺血的结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