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6例(45膝)。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8~79岁,平均7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膝疼痛,屈曲挛缩畸形及功能受限。术后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放射X片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平均随访43个月,无1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过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术后半年恢复。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51.75±4.14)分上升至术后(85.75±2.47)分,与术前HSS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优31膝,良9膝,优良率达89%。膝关节假体X线片影像学随访未见假体松动。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精确的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以及合理的软组织松解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外科患者肌腱损伤非常普遍,传统治疗不仅愈合时间长,且常发生并发症.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为治疗肌腱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既往已报道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组织修复,因此,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受损肌腱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利用常见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现状,并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皮肤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Ⅱ、Ⅲ度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治疗,加压包扎植新皮区;观察组行削痂植皮术联合VSD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创面感染率及植皮存活率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8. 0%和24.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 172,P 0. 001);对照组与观察组首次植皮存活率分别为74. 0%与90.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36,P=0. 037);对照组疼痛评分为(6. 9±2. 30)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5. 7±2. 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336,P 0. 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 6±7. 1) d,观察组为(22. 6±5. 73) 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 897,P=0. 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分别为(3. 79±0. 91)万元和(3. 86±0. 74)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496,P=0. 069)。结论Ⅱ、Ⅲ度深度烧伤患者采用VSD治疗有利于创面愈合,可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植皮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4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22例;髋部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受伤原因:摔伤24例,交通车祸伤12例,坠落伤5例。内固定方式:空心螺钉内固定19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18例,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4例。初次内固定术时年龄51~85岁,平均68.6岁。内固定失败原因:股骨头坏死24例,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移位切出12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从内固定术到髋关节置换术时间为6~38个月,平均为15.4个月。髋关节置换术前患髋Harris评分为21~48分,平均(35.4±6.5)分。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3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4例;其中采用标准股骨柄27例,加长型股骨柄14例。结果 1例患者术后3d死亡,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3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5~6.0年,平均为3.8年。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为51~96分,平均(82.6±4.3)分。有1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并再次手术;1例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患髋中度疼痛。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一种有效挽救关节功能的治疗方式,中期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案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复合曲马多组(DT组)、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S组),各30例。DT、DF、DS组分别采用地佐辛0.5 mg/kg+曲马多10 mg/kg、地佐辛0.5 mg/kg+氟比洛芬酯3 mg/kg、地佐辛0.5 mg/kg+舒芬太尼1 μg/kg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 > 3分,单次追加地佐辛0.1 mg/kg。记录病人术后2、4、8、12、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度评分;记录病人PCIA地佐辛用量、额外追加地佐辛用量、PCIA次数;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恶心、呕吐、腹胀、头晕发生情况。结果与DT、DS组比较,DF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缩短(P < 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及头晕发生率均降低(P < 0.05)。3组病人术后2、4、8、12、24 h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度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病人PCIA的地佐辛用量、额外追加地佐辛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在满足病人术后镇痛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3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18例21髋(试验组);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0例12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骨坏死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5年。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5.67±4.78)分,对照组为(81.33±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试验组FicatⅡ期1髋,对照组FicatⅠ期2髋、Ⅱ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3)。结论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定位准确、清除坏死骨彻底,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9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HH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例因患严重内科疾病术后1个月死亡,2例失访;8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手术时间45~62(51.09±5.09)min,术中出血量155~245(215.03±10.33)ml,住院时间7~14(9.60±1.37)d,术后早期扶拐下床时间2~5(3.29±0.84)d。术后3个月2例发生脱位,术后6个月5例发生股骨假体下移。HHS评分末次随访时高于出院时(P<0.05),各维度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C臂X线监视、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7例4~10岁的股骨粉碎性骨折患儿,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4~6周后拆除,并于术后6~9个月取出内固定,继续观察患肢长度及行走步态。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不等,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弹性髓内钉松动脱出等并发症,5例患儿有针尾激惹,5例患儿出现0.5~1.0cm的双下肢不等长;术后9~13周患儿逐渐下地负重行走,并于术后6~9个月取出内固定,术后12个月所有患儿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行走步态无异常,术后18个月所有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患儿自行恢复。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及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损伤小,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评价术后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和骨愈合情况.股骨侧假体选择Wagner翻修股骨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9.2月.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下沉.无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7±10.77分提高到术后87.10+4.68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agner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中,可获得良好的远端固定,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胸骨柄开窗前方显露上胸椎的解剖学及临床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骨柄开窗入路治疗上胸椎疾患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40具行大体观察,测量胸骨柄相关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对9例颈胸段椎体病变患者行前路胸骨柄开窗,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其中8例患者行胸骨柄重建。术后行食道钡餐造影检查颈胸段前方植骨块、钢板、螺钉等与食道的关系,并随访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胸骨柄开窗呈广口瓶形,双侧胸锁关节内缘是开窗的最狭窄部位。9例患者经胸骨柄开窗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钡餐造影显示造影剂均顺利通过钢板、螺钉前方。随访2~5年,平均3.3年,8例患者胸骨柄开窗处愈合,未出现开窗部位慢性疼痛和神经血管损伤及双上肢无力;1例患者术中未行胸骨柄重建,显示胸骨柄区域有轻微塌陷。未见钢板、螺钉松动。结论:经胸骨柄开窗行上胸椎前方显露可保留锁骨和胸锁关节、术后重建胸骨柄等结构,能满足上胸椎(T1~T4)前方的显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