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人口老龄化与护理学专业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老龄产业不断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与其相关人才培养上,也应该有全新的内容与举措.该文以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专业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胆道支架置入放射性粒子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 方法3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应用125I粒子,每个125I粒子长4.5 mm、直径0.8 mm,送入导管制备粒子条。先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导丝经皮通过梗阻段,先行球囊导管扩张,后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置入8~10F胆道引流管;再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在透视下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包敷固定引流管体外部分或包埋于皮下。 结果38例中36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及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术后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放射性粒子条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8例反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前均经B超及CT等影像学证实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有完全或部分闭塞,对其行TIPS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对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IPS术,1例失败,6例为先经皮穿刺右肝门静脉分支,建立经门静脉右支至主干通道,并行球囊扩张成形治疗。其中4例经常规TIPS途径由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2例由门静脉右支穿刺右肝静脉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1例穿刺门静脉右支失败,改由常规TIPS途径穿刺门静脉左支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72±8.35)mmHg降低至术后的(21.43±7.64)mmHg;1例在术后6个月发现分流道狭窄,再次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1例术后5个月再发黑便,复查提示分流道堵塞,并门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放弃进一步治疗。另5例在12个月随访中分流道通畅,未再发消化道出血。结论 TIPS是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TIPS治疗的EGVB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术后累积生存率,不同患者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以ROC曲线确定其预测经TIPS治疗后EGVB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结果 TIPS术后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7%、82.2%和77.9%。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为影响TIPS治疗EGVB的预后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评估EGVB患者TIPS术后1年生存预后的AUC分别为0.923(P=0.001)和0.183(P=0.011),年龄67.5岁为最佳截点。年龄≤67.5岁患者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年龄67.5岁者(96.4%vs 64.3%,χ~2=10.785,P=0.001)。结论年龄及术前血清白蛋白是预测TIPS治疗EGVB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年龄67.5岁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5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4月余,加重8天"入院。查体:呼吸加快,双侧腓肠肌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6 g/L,D-二聚体1.85 μg/ml。肺动脉CTA:双肺动脉分支多发栓塞。下肢静脉超声:双小腿肌间静脉扩张伴实性回声,考虑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术,后予尿激酶溶栓(25万U/8 h)+低分子肝素抗凝(5 000 U/12 h)。术后第2天晚间患者诉右下腹闷痛伴腰背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联合支架内外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失去根治性手术时机或不愿意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显黄疸表现,其中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7例,Ⅳ型5例.所有患者先行经皮穿刺胆道造影确认胆管梗阻的范围及长度并选用相匹配的胆道金属支架,准确置入胆管的狭窄段,粒子条装入塑料管,经8F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待黄疸减退肝功能基本正常后,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门部胆管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Ⅰ、Ⅱ、Ⅲ型患者序贯行单支架成形术+支架内粒子条及经皮穿刺支架外粒子植入;Ⅳ型患者,需要行多支架或多支引流,随后配合支架内粒子条及经皮穿刺支架外粒子植入.随访观察患者肝功能、肿瘤大小、并发症、肿瘤标志物、胆道支架通畅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2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中位支架通畅期为1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术后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总胆红素值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 =9.271,P=0.000),直接胆红素值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7.751,P=0.000),术后并发症少,少数仅有轻微不良反应,总体疗效高,有效率为74%.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联合支架内外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简单,可以治疗不同程度肿瘤并有效保持胆道支架通畅,患者生存期较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