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9例,女156例;年龄32~83(61.9±13.5)岁。7例出现血管损伤,其中4例节段血管损伤,1例左髂总动脉损伤,1例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卵巢静脉损伤。结果:失访5例(单纯OLIF 2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例),其余获得随访,时间6~36(15.6±7.5)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2.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0.8)分(t=7.21,P=0.033);ODI指数由术前的(36.5±7.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4±3.6)%(t=8.11,P=0.025)。结论: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为微创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在其广泛应用的同时尚存在并发血管损伤的风险。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要谨慎细致操作,才能有效预防血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肌间隙入路通道已成为腰椎固定融合应用较多的手术入路和显露方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术是一种独立、有效的固定融合方式,而术中终板损伤时有发生。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通道显露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术中终板损伤的特点和原因,总结终板损伤的处理方式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此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病变术中出现终板损伤的17例患者。男4例,女13例;年龄44~73岁,平均(61.3±7.4)岁;单节段固定13例,两节段固定4例。单一终板损伤15例,融合节段上下终板均发生损伤2例。观察其临床和影像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无椎弓根骨折、硬脊膜损伤,术中、术后无脑脊液漏和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12~72个月,平均(38.2±15.3)个月。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均恢复良好,但随访中出现较为明显的丢失,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融合器均有沉降,2例融合器向后移位。末次随访时除1例不能明确外,均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94.1%。融合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2.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固定部位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结论:肌间隙入路通道显露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无法避免终板的损伤,损伤原因包括:患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操作因素、香蕉型融合器的应用。只要处理得当,终板损伤并不影响预后,亦未增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椎间不融合等并发症。但可能加速椎间隙高度丢失,增加融合器沉降,需要加强终板损伤的处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抑制软骨肉瘤的机制及对线粒体途径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SW1353软骨肉瘤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处理组,药物处理组用25、50和100 μmol/L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或72 h。采用CCK8法检测SW1353软骨肉瘤细胞的活力,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activated caspase-3、Bcl-2、Bax、Akt和p-Akt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可见药物处理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核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药物处理组activat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下调,总Akt改变不显著。细胞划痕试验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SW1353细胞的迁移。结论:白藜芦醇能够诱导软骨肉瘤凋亡,部分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及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髁限制性假体(LCCK假体)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LCCK假体置换治疗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记录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0个月。手术时间75~120 min,总出血量110~400 ml。术后X线片显示膝关节力线均明显改善,畸形完全矫正。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23~56(47.11±5.70)分提高到术后1周75~90(84.79±4.70)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34例术后1周屈曲可达130°、伸直0°;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仅达90°、伸直0°。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可独自正常步态行走。结论 LCCK假体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维持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7例巨大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采用正中切口入路22例(正中切口组),采用微创通道下肌间隙入路25例(肌间隙组)。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切口感染,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48(26.50±7.45)个月。与正中切口组相比,肌间隙组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良率,肌间隙组高于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但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5 d出现丢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较术前获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组术后12个月多裂肌面积和等级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融合器移位。正中切口组椎间融合率为95.5%,肌间隙组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组并发症发生率(20.0%,5/25)高于正中切口组(13.6%,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巨大型LDH具有可行性,与正中切口入路相比,切口小、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但学习曲线陡峭,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中椎体骨折的原因,总结临床结果,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家医疗中心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斜外侧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出现椎体骨折的8例病例资料。8例均为女性,年龄50~81岁,平均66.4岁;腰椎退行性病变1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2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2例T值>-1 SD,2例T值-1~-2.5 SD,4例T值<-2.5 SD;单节段融合5例,双节段融合1例,3节段融合2例;采用Stand-alone OLIF4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4例。术后影像检查均提示椎体骨折,且均为单椎体骨折。表现为融合节段上椎体右下缘骨折2例,融合节段下椎体骨折6例;合并终板损伤且融合器部分嵌入椎体6例。3例Stand-alone OLIF病例给予后路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另1例Stand-alone OLIF病例和4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病例未予特殊处理。结果:未予特殊处理的5例与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5~67(55.48±8.07)岁;病史36~240(82.40±47.68)个月。病变部位:L2,32例,L3,45例,L4,59例;均表现为慢性腰痛,伴下肢神经症状3例。采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无血管、终板损伤和椎体骨折。切口长度(4.06±0.42)cm,手术时间(45.12±5.43)min,术中出血量(33.40±7.29)ml;术后72 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1.14±0.47。所有患者无切口皮肤坏死、愈合不良或感染;出现交感链损伤1例、左大腿前外侧疼痛并麻木2例、左侧髂腰肌无力1例,均为一过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4/16)。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0.80±5.4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获得明显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有轻度丢失。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均获得良好的改善。融合器无明显沉降或移位,均获得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明显改善。结论:只要严格病例选择,充分的术前检查,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效果良好,临床优势明显,是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1例;年龄20~81(60.90±10.06)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2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11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椎间隙炎7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5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57例,骨密度正常87例。融合节段数:单节段124例,2节段11例,3节段8例,4节段1例。采用Stand-alone OLIF 40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104例。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对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融合器沉降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位数99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6 ml;术中发生终板损伤30例,合并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14.57±7.14)个月。随访过程中除原发性腰椎间隙炎病例、部分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病例,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器沉降现象,其中正常沉降119例,异常沉降25例(Ⅰ级23例,Ⅱ级2例)。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48±1.84) mm恢复至术后3~5 d的(12.65±2.03) mm及末次随访时的 (10.51±1.81) mm,术后3~5 d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3~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94.4%(136/144)。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的(6.55±2.29)、(4.72±1.4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0.82)、(0.60±0.03)分(P<0.000 1);ODI由术前的(38.50±6.9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1.30±3.27)%(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1.3%(45/144),再手术率9.72%(14/144),其中因融合器沉降或移位而再次手术8例,占再手术的57.14%(8/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Stand-alone OLIF组、2节段或以上融合组、终板损伤组中其异常沉降例数分别高于骨量正常组、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节段融合组、终板无损伤组。结论:融合器沉降是OLIF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应用、2节段或以上融合和术中终板损伤可能是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因素。虽然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但存在融合器移位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因融合器沉降而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再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19例;年龄34~64(51.11±7.28)岁;L4,538例,L5S113例;均有腰痛病史,其中3例伴双下肢放射痛,48例伴一侧下肢放射痛。24例患者采用正中切口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正中切口组),27例采用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肌间隙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切口长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进行评分,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定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前、术后3~5 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变化,术前和术后12个月多裂肌面积和多裂肌脂肪组织沉积等级,术后椎弓根螺钉和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以及椎间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优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VAS评分正中切口组1.61±0.54,肌间隙组0.76±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84(43.50±15.8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6.25%(3/48),肌间隙组9.26%(5/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良率:正中切口组12.50%(3/24),肌间隙组18.52%(5/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5 d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而在末次随访时亦有较明显的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获得了很好的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多裂肌面积和等级的对比显示:正中切口显露对多裂肌损害明显,而采用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操作多裂肌损害较轻(P<0.05)。椎间融合率:正中切口组91.7%(22/24),肌间隙组92.6%(25/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正中切口组术中椎弓根入点骨折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术后神经根损伤1例;肌间隙组术中椎弓根入点骨折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术后神经根损伤1例,切口表皮坏死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两组神经根损伤均为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所致,发现后即予螺钉调整术,神经根症状分别于术后3、6个月完全恢复。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随访过程中无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移位。并发症发生率肌间隙组25.93%高于正中切口组的12.50%(P<0.05)。结论:采用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具有可行性,而且效果良好,与正中切口显露相比,明显缩小了切口、减少了创伤和出血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较好地保护了多裂肌,同时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脊柱生理弯曲的存在导致脊柱不仅受到垂直压力,还会受到剪切和旋转应力的影响,手术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仅靠内固定很难达到,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地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松动、断裂~([1-2])。最初的手术只能在椎体间植入骨组织来促进椎体间稳定。融合器的发明促进了椎体间融合的发展,先后出现了钛制螺纹旋入式椎间融合器、高分子聚合材料(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多孔钛合金材料融合器~([3-4])以及最新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