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脑外伤后脑室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后需接受侧脑室穿刺术的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侧脑室穿刺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术,分别记录每例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单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每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34/34);手术时间5-12min,平均(6.35±1.51)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4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70.59%(24/34);手术时间5-17min,平均(11.21±3.10)min;术后8例(8/34,23.53%)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穿刺道出血4例、误穿入对侧脑室2例、反复穿刺致使窦道形成1例及脉络丛损伤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的脑室穿刺术中,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盲穿法,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脊髓损伤(SCI)并发肾积水患者肾血流灌注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收治的SCI并发肾积水导致慢性肾病患者16例(SCI组)和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9例(对照组),双肾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后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并采集图像,在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绘制时间强度曲线。两组时间-强度曲线四个参数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DPI)、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进行秩和检验。 结果SCI组较对照组TTP延迟,RTTP 11.94(9.90~18.87)、LTTP 22.61(11.84~28.20),DPI降低,RDPI 10.08(9.34~11.04)、LDPI 9.17(8.86~11.88),A减少,RA 0.92(0.66~1.13)、LA 0.47(0.35~1.03),AUC减少,RAUC 836.01(676.03~1050.95),LAUC 906.56(722.11~104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14、-2.860、-3.001、-2.661、-3.608、-3.011、-2.415,P均<0.05)。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评价SCI并发肾积水患者肾血流灌注,SCI患者TTP延迟,A降低,AUC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内血肿的经颅超声(TCCS)及经颅超声造影(CE-TCCS)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拟诊断为急性脑内血肿(ICH)患者66例,利用TCCS在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观察血肿回声、边界改变,计算血肿体积,并在急性期观察颅内结构并发症.随机选取其中32例在亚急性期行CE-TCCS检查,观察血肿大小、形态及灌注情况,并与造影前对比.将TCCS、CE-TCCS结果与CT平扫、CT灌注(CTP)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CT:61例(61/66)经CT平扫证实为ICH;②TCCS:共显示50例(50/61)ICH,急性期时探测到其中33例ICH伴有侧脑室受压或扩张、血肿破入脑室及中线移位等并发症.血肿随着时间延长回声逐渐减低,边界逐渐清晰光滑.各期血肿长、宽、厚径及血肿体积与CT平扫测量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相关性.③CE-TCCS:经病灶同侧颞窗观察的30例ICH均显示清晰,血肿长径、宽径与CT平扫结果的相关性优于TCCS.2例经对侧颞窗观察的ICH均显示不清.7例(21.9%)ICH于血肿周边可见低增强水肿带,其宽度与CTP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 TCCS能够明确血肿部位、出血量、颅内结构并发症及其不同阶段的二维超声特征,可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并对疾病病程进行初步判断;CE-TCCS可更加清晰显示血肿形态、边界,提供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能够更方便地动态观察水肿带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组织微波消融的周围温度变化情况,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微波输出功率20w、30W及40w消融12只家犬两侧脑组织180s,记录微波消融过程中微波天线周围0.5cm、1.0cm、1.5cm及2.0cm处温度上升变化。术后1h内行超声检查观察消融灶,并取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消融术后11只家犬观察期内基本状态良好,1只家犬于术后呼吸变深大并于2h内死亡。消融过程中,距离消融中心0.5cm处测温针温度升高迅速,20w消融时最高温度为(96.40±1.46)℃:30W及40w消融时最高温度均达到100℃。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0cm处温度升高较快,最高温度均高于46~C。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5cm处温度升高较慢,20w及30w消融时最高温度低于46℃,40W消融时最高温度高于46℃。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各功率消融时最高温度均低于46℃。距离消融灶中心1.0cm、1.5cm及2.0cm处最高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6.78、2640.64和3025.53,P均〈O.05)。消融灶长径、宽径及水肿宽度随消融功率增大而增大。功率为20w、30W及40W消融灶长径分别为(29.3±1.8)mm、(32.7±2.1)mm和(34.2±2.4)mm;宽径分别为(22.5±1.5)lnln、(23.7±1.7)mm和(27.1±2.0)mm;水肿带宽度分别为(2-3±O.4)mm、(2.6±0.4)mm和(2.7±0.5)mm。采用不同消融功率,消融灶长径及宽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14.49,P均〈0.01),水肿带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4,P=0.169)。结论微波消融是一种对相对安全的介入治疗手段,距离消融中心距离越近,功率越大,消融灶越大,最高温度越高,且温度升高越快,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由同一术者主刀的4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多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术前CT、MRI及MRA检查有助于提示肿瘤性质、部位、大小、质地、与供血血管的关系.44例患者手术采用术中超声辅助下颞顶枕开颅经脑沟入路肿瘤切除术,均达肿瘤全切除,术中可见肿瘤性质不一,37例留置术腔引流;2例患者术中超声发现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并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4d因脑水肿明显行去骨瓣减压术,37例留置瘤腔外引流的患者中1例在引流管拔除后因颅内压增高明显再次行侧脑室(瘤腔)穿刺外引流;其他并发症包括局限性脑积水3例.术前38例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31例患者术后早期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1例WHOⅡ级及1例Ⅲ级脑膜瘤患者行辅助放疗.随访2个月~6年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无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7种不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用于鉴别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纳入200例HT患者共338个甲状腺结节,良性167个、恶性171个。分别采用Kwak-TIRADS、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美国内分泌协会(ACE)/意大利内分泌协会(AME)指南、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K-TIRADS、欧洲甲状腺协会EU-TIRADS、美国放射协会(ACR)-TIRADS、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浅表器官和血管组《2020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的中国指南》(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各TI-RADS的诊断效能。结果 Kwak-TIRADS、ATA指南、AACE/ACE/AME指南、K-TIRADS、EU-TIRADS、ACR-TIRADS及C-TIRADS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97.08%、98.25%、99.42%、95.91%、99.42%、90.06%及99.42%,特异度依次为88.02%、83.23%、82.04%、88.02%、82.04%、86.83%及84.4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6、0.913、0.907、0.934、0.909、0.916及0.960。C-TIRADS、EU-TIRADS及AACE/ACE/AME指南的敏感度均高于K-TIRADS和ACR-TIRADS(P均<0.05),Kawk-TIRADS和K-TIRADS的特异度均高于C-TIRADS、ATA指南、EU-TIRADS及AACE/ACE/AME指南(P均<0.05),C-TIRADS和Kawk-TIRADS的AUC均高于其他TI-RADS(P均<0.05)。以Kwak-TIRADS、ATA指南、AACE/ACE/AME指南、K-TIRADS、EU-TIRADS、ACR-TIRADS、C-TIRADS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同一TI-RADS中各等级结节恶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结节恶性率均随TI-RADS分类等级增高而上升。结论 C-TIRADS和Kawk-TIRADS鉴别HT背景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价值;其中,C-TIRADS敏感度较高,Kawk-TIRADS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应变成像(X-strain imaging,XS)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运动特点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26例 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24例非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和XS 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斑块不同位置(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应变成像及运动特点。 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不同回声斑块数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XS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的轴向 和横向运动速度、轴向和横向位移、应变均较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者斑块近心 端肩峰运动较远心端肩峰明显,其横向移动速度([ 0.25±0.07)cm/s vs(0.15±0.05)cm/s]和位移 ([ 0.28±0.10)mm vs(0.17±0.05)mm]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顶部应变([ 2.75±1.01)%]较近心端 肩峰([ 4.43±1.08)%]和远心端肩峰([ 4.23±1.24)%]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及运动较明显,斑块易损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脑外伤灶的分型、边界显示、范围测定以及判断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神经外科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的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观察外伤灶的特点,判断其类型;对术中超声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的外伤灶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确定类型,明确边界,测量范围,并与常规超声、术前CT及手术结果对照;根据外伤灶内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判断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及存活状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术者实时调整手术方案.结果 83例患者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148个脑外伤灶,其中32个外伤灶分型不明确或边界显示不清,应用超声造影均准确分型并清晰显示边界;不同类型脑损伤灶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绝对峰值强度存在差异,且随灶内脑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减小;同一外伤灶的范围,超声造影显示更准确,其测量值均较常规超声测值大(P=0.01);超声造影后,术者根据反馈信息对21个脑外伤灶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及时调整.结论 术中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可对各种脑外伤灶准确分型,超声造影可明确外伤灶的范围且可对灶内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作出判断,指导术者及时调整手术方式并为手术操作的精准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MI,其中33例接受CEUS检查,13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CEA)获得病理结果。评价SMI结果与CEUS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24例。CEUS结果显示新生血管评分0分5例,1分8例,2分20例,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07,P<0.001)。病理检查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2例,1分5例,2分6例,与SMI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结论 SMI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