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结核术后感染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资料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7~76岁,平均46.6±18.3岁,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6.5个月,统计合并症、首次手术方式、致病菌种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和情况等资料,统计手术前、术后2周以及末次随访Cobb角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析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截瘫程度的变化,综合上述因素,评价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术后感染的疗效分析及相关风险。结果:18例患者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表面葡萄球菌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厌氧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14例采取了单纯后路手术,4例采取了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手术时间为97~280min,出血量为100~1200ml。患者术前血沉45.6±25.8mm/h,CRP为38.3±42.0mg/L,VAS评分为6.3±1.5分,Cobb角为15.3°±6.7°;术后2周时血沉30.3±11.0mm/h,CRP为24.1±8.9mg/L,VAS评分2.4±1.2分,Cobb角12.6°±5.8°;末次随访血沉14.2±9.6mm/h,CRP为11.6±13.2mg/L,VAS评分为1.8±1.1分,Cobb角12.8°±4.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例ASIA B级患者术后恢复至D级、1例ASIA C级患者及4例ASIA D级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达到E级;有1例ASIA D级患者术后仍评为D级,但患者疼痛等症状明显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术后3~5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所有患者再次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术后感染的患者,经过充分抗感染、手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充分引流后,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化脓性革兰阴性杆菌性脊柱炎(Gram-negative bacterial vertebral osteomyelitis,GNB VO)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断为化脓性GNB VO并行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化脓性GNB VO患者均有感染史或高危感染因素(高龄、并发糖尿病、其他慢性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其中,感染大肠埃希菌9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对手术前后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VAS)、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末次随访(第12个月末)时术后患者病椎的骨性融合、治愈等情况。计数资料以“ x ˉ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例化脓性GNB VO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1.46±0.78)分]、WBC[(7.14±1.20)×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0.69±0.03)、ESR[(10.29±4.82)mm/1h]、CRP[(3.57±2.07)mg/L]较术前[分别为(7.38±1.19)分、(15.93±2.82)×10 9/L、(0.08±0.02)、(72.71±18.45)mm/1h、(53.20±18.25)mg/L]均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33.34、8.99、6.40、9.21、6.67,P值均=0.000)。13例患者经敏感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12~16周后均治愈,其中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术后2周因刀口破溃,行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刀口延期愈合。全部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复发。结论 化脓性GNB VO患者经过敏感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12~16周后,VAS评分、WBC、中性粒细胞、ESR、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可达到骨性融合的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3.
4.
髂骨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的治疗过程中脊柱不稳是临床骨科医生最关心的,也是最不好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内固定器械和临床的大胆应用,脊柱结核术后不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腰骶椎结核手术又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最难的部位之一,另外重建局部脊柱稳定性也是最不理想的。近2年来我们借助ISOLA髂骨钉通过同腰椎椎弓根钉连接对6例腰骶椎结核合并脊柱不稳的患者给予结核病清植骨同时给予髂骨钉内固定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骨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是许多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是骨转移癌。骨转移癌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最常见。大部分骨转移发生在疾病的晚期,经常在原发灶发现很长时间后才出现。但约3-4%的骨转移癌在就诊时不知道原发灶的部位。随着癌症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发生骨转移的病例也增加了。骨转移后患者经常出现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结核病防控的倡议,在降低结核病发病和规范结核病诊疗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骨结核一直没有引起业界同仁及相关部门组织的重视。虽然有大批骨科专家投身于研究和解决骨结核特别是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治问题,但碍于研究深度和广度的限制,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植入,助力了脊柱结核规范外科解决方案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围手术期特点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14例,胸椎结核10例,腰椎结核5例,胸腰椎结核4例。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9例,E级5例。19例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10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所有患者均有手术适应证并手术清除病灶。14例采用后路椎板切开减压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术。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围手术期均无狼疮活动,4例刀口出现积液等,经切开引流换药后愈合佳;1例停药1年后复发,脓肿再次形成,经调整抗结核药物并二次手术后愈合,1例因骨质疏松内固定松动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植骨均获融合,末次随诊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3例,E级15例。VAS评分由术前(8.1±1.2)分到末次随访(2.4±0.8)分,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他疾病相应处理,术中及术后3天内需要加大激素用量,可以耐受手术治疗。如结核药物使用规范、合理、手术入路选择合理,病灶清除、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可以对脊柱结核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色谱法对活动性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ICT快速免疫色谱法检测75例活动性骨关节结核、69例以肿瘤为主的骨病患者及72名正常人血清中的抗体。结果骨关节结核组阳性率为80%,其中脊柱结核阳性率为90%,脊柱以外的关节结核阳性率为61%,合并其它部位结核阳性率为76%;骨病组3例阳性,正常组2例阳性,假阳性率分别为4%和3%。结论ICT快速免疫色谱法是骨关节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项有用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脓液、干酪、肉芽及死骨组织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及结核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PCR检测的联合阳性率.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骨关节结核的患者50例,通过手术获取病灶中的脓液(50份)、干酪(42份)、肉芽(48份)及死骨组织标本(43份),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GIT 960培养及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比较4种组织标本的培养阳性率,计算2种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对脓液标本单独通过PCR方法进行了阳性率检测;计算脓液标本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结果 4种标本MGIT 960培养的阳性率依次为:死骨组织(41.9%,18/43)>脓液(40.0%,20/50)>肉芽(33.3%,16/48)=干酪(33.3 %,14/42);4种标本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依次为:肉芽(20.8%,10/48)>脓液(20.0%,10/50)>死骨组织(16.3 %,7/43)>干酪(14.3%,6/42);脓液的PCR检测阳性率为48.0%(24/50).MGIT 960和改良罗氏培养2种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50.0%(25/50),而PCR检测、MGIT960和改良罗氏培养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68.0(34/50).结论 骨关节结核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标本以提高培养阳性率.MGIT 960培养可以作为首选的细菌学诊断方法,但如果再联合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和PCR扩增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颈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颈椎结核患者的X线片、CT及MRI检查。对结核病变部位累及椎体数量及分布情况、椎体的改变情况(骨质破坏的方式、骨质缺损高度)、病变椎体的椎间隙改变情况等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椎管的改变和椎旁软组织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对于颈椎生理弧度的变化,如存在后凸成角畸形,则测量其Cobb角的度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软件SPSS 19.0)研究Cobb角与病变椎体前缘骨质缺损高度、病程时间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颈椎结核累及单个椎体者1例,占1.2%(1/84);累及相邻2个椎体者63例,占75.0%(63/84);累及3个及以上椎体者20例,占23.8%(20/84);伴附件受累者13例,占15.5%(13/84),未见附件单独受累。84例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均有改变。其中64例颈椎生理前曲表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占76.2%(64/84);20例颈椎或颈胸椎表现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占23.8%(20/84);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范围12°~82°,平均(29.0±19.6)°。Cobb角与病变椎体前缘骨质缺损高度、病程时间显著相关(r=0.752~0.9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6例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90.5%(76/84);8例椎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仅MRI上有信号改变,占9.5%(8/84)。72例椎间隙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占85.7%(72/84);12例椎间隙未见狭窄,占14.3%(12/84)。39例患者椎管变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占57.4%(39/68);临床上伴有瘫痪症状者23例,占27.4%(23/84),其中有12例病变累及颈胸段椎体(C7~T1),占52.2%(12/23)。76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肿胀,占90.5%(76/84),其中28例表现为单纯椎旁软组织肿胀,占36.8%(28/76);48例脓肿形成,占63.2%(48/76)。 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于颈椎结核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明确病变侵及范围和程度,了解病变所致的颈椎形态变化,指导临床制订治疗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