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血糖变异性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变化,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全面的参考。方法选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15分、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1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5天测量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血糖值。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血糖值均明显升高,之后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预后不良的患者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预后不良的患者血糖变异性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血糖变异性存在相关性(r=0.457,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血糖变异性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对预后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Mason-Allen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和修复后肌腱结构完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5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关节镜下采用Mason-Allen技术修复肩胛下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ale,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术前及术后6月MRI评价肩胛下肌腱的完整性。结果:共纳入患者9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6.4±9.6岁;平均随访12.5±4.0个月。术前Constant肩关节评分48.3±19.0分,ASES评分43.6±15.2分,术后末次随访后分别为74.5±14.2分和78.3±17.1分;术前VAS评分3.42分,术后末次随访1.91分;术前肩关节前屈上举(87.26±16.30)°、外展外旋(52.18±11.41)°、内旋L1(T6-S3)水平,术后末次随访前屈上举(151.28±17.65)°、外展外旋(75.76±8.68)°、内旋T11(T8-S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7.1%)MRI检查存在再撕裂。结论:关节镜下应用Mason-Allen技术治疗肩胛下肌腱损伤,临床疗效改善明显,肌腱完整性良好,是关节镜下修复肩胛下肌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带线锚钉修复髋关节后外侧复合体对防止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6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58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3例,女34例;年龄75.5~97岁,平均83.6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12髋,Ⅲ型27髋,Ⅳ型19髋。采用髋关节后方切口,切开并保留韧带、关节囊形成髋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结构(Hip posterolateral complex,HPLC),在大转子后缘植入带线锚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毕用带线锚钉修复HPLC。结果术中髋关节屈曲100°运动实验,缝合HPLC前假体脱位率74.14%(43/58),缝合HPLC后未见假体脱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36月(平均18.1月),随访期间,无人工关节脱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1.57分,其中优44髋、良9髋、可5髋,优良率为91.37%。患髋关节活动度同健侧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带线锚钉修复HPLC可防止双极人工股骨头术后脱位。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种常见病,大约占总人口数12%~14%的人群受到累及,但同时大部分PAD患者是无症状的,因而未能早期发现和接受有效的治疗[1]。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诊断PAD一种有效、无创的手段[2]。同时,ABI异常也是动脉粥  相似文献   
6.
急诊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波  王军  杨衡  张定伟  刘刚  王陶  叶楠 《中国骨伤》2013,26(5):408-411
目的:评价急诊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排除年龄小于70岁、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多发创伤、入院时明显内科合并症患者。将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7例(男38例,女89例)纳入研究。按是否采取急诊手术分为两组:急诊手术组56例,伤后24h内行手术治疗;非急诊手术组71例,入院24h后行手术治疗。回顾性调查内容:①住院期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隐性失血、谵妄、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褥疮。②预后,包括住院期死亡例数、随访1年死亡例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急诊手术组主要住院并发症依次为隐性失血、谵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尿路感染;非急诊手术组主要住院并发症依次为隐性失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谵妄、褥疮。急诊手术组无住院期死亡病例,随访1年死亡1例;非急诊手术组住院期死亡4例,随访1年死亡7例。急诊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9±3)d,低于非急诊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17±8)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2)周。电解质紊乱、谵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住院期死亡人数、随访1年死亡人数、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隐性失血、上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意外、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伤后24h内的急诊手术可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方法:对460例稽流流产患者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观察其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均有90%以上的成功率,但近、远期效应有别。结论:药物治疗是患者易接受且治疗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为降低自然流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比较了97例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早期自然流产的妇女和76例同期正常分娩的妇女的个人史资料和早孕期环境接触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自然流产组妇女的妊娠次数、既往自然流产次数、早孕期被动吸烟、每日手机通话次数以及使用染发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提到的三个环境接触因素均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结论早孕期被动吸烟、每日手机通话次数以及使用染发剂均与自然流产有一定关联,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被动吸烟、长时间使用电磁辐射大的设备以及接触染发剂等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9.
石波  杨蓉  田维珍  刘海霞  孔德祥  刘长金 《山东医药》2012,52(20):32-35,103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100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设有假手术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锌组、120 Hz组以及120 Hz+锌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P<0.05或0.01),大鼠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DA能神经元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或0.01).与120 Hz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的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的减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治疗PD模型大鼠在使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肢体毁损伤的病例,探讨肢体毁损伤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343例开放骨折,21例经急诊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肢体毁损伤病例被纳入本研究。男14例,女7例,年龄17~52岁,平均31岁。车祸伤16例,地震伤2例,机器绞砸伤3例。上肢13例,下肢8例。GustiloⅢb型15例,Ⅲc型6例。肢体创伤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severity score,MESS评分):9例<6分,6例6~7分,6例>7分。手术按外科清创术原则清创,修复血管、神经、肌腱,组织覆盖骨外露创面,外固定架固定构建肢体稳定性,负压封闭引流吸引封闭创面。结果 21例患者经1~5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2例无骨外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游离植皮成功;5例骨外露面积小,肉芽组织粗盖骨外露后游离植皮,创面愈合;3例骨外露,行组织瓣转移覆盖创面;1例并发严重感染,截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适用于肢体毁损伤的急诊保肢治疗,可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创面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