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风险因素以及钛网沉陷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8月采用颈前路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疾病患者300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切除节段、固定钢板的类型以及是否使用垫片这5个因素是否为钛网沉陷的风险因素,研究钛网沉陷对颈椎曲度及其他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随访1年,239例(79.7%)患者发生钛网沉陷,其中182例(60.7%)发生轻度沉陷(1~3mm),57例(19.0%)发生严重沉陷(〉3mm)。双节段切除较单节段切除更易发生严重钛网沉陷。发生严重钛网沉陷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低于未发生钛网沉陷的患者。同时,钛网严重沉陷增加了患者颈肩部疼痛、神经症状复发以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结论钛网沉陷在颈前路椎体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发生较为普遍。多节段切除是发生严重钛网沉陷的危险因素,严重钛网沉陷可导致手术疗效下降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型植骨重建钛网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避免术后沉陷的有效性。方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植骨重建钛网,以现有钛网为研究对照,建立使用2种钛网的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重建手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模拟术后颈椎活动,分别在屈曲、侧屈及扭转3种工况下施加73.6N的预载荷,观察钛网、钢板以及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分布。结果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使用新型植骨重建钛网较使用现有钛网可使钢板承受应力减低1.48—3.95MPa(23.5%~41.3%),钛网承受应力增加0.61~1.13MPa(12.2%~22.2%),相邻椎体下终板承受应力降低0.41~1.43MPa(27.7%~44.9%),相邻椎体上终板承受应力降低0.91~1.42MPa(28.0%-38.6%)。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中使用新型钛网进行植骨重建可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节段稳定性,降低术后钛网沉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田海军  苏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81-2182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中国主要城市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增长了37%,死亡率增长了38.9%,农村死亡率增长了39.7%。以上海为例,1972年,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4月解放军第161医院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年HAP患者20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结果。采用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2009版判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及多种高危因素,2011年1月1日-2012年4月25日共分离出215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55%,革兰阳性菌占26.63%,真菌占2.43%。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敏感。结论对于高龄HAP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治疗,有助于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西洛他唑,观察组在应用西洛他唑口服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结果 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西洛他唑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定242例脑出血和208例脑梗死患者24 h ABPM变化,并与280例体检人员的ABPM做对比.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组的24 h平均PP(24h PP)、24 h平均PPI(24 h 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 PP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60~89 mmHg,分别占64.5%和64.4%;对照组24 h PP最大分布区域在40~69 mmHg,占80.4%;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24 hPPI的最大分布区域均在0.40~0.49,而对照组24 h PPI在<0.40.而且,三组24 h PP、24 h PPI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脑卒中病人的PP与PPI较同年龄无脑卒中者明显增加,PP、PPI增加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比索洛尔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其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照组45例高龄冠心病合并COPD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比索洛尔,疗程4周。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及治疗前后VC、TV、FVC、FEV1、FEV1%、MMF等肺功能数值的变化。结果:比索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降低心率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合并COPD的高龄老年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急诊处置的资料完整的15例AD患者误诊原因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强调全面认真查体与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以便尽快正确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我院3年中共收治6例输血疟疾患者,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73岁,来自武汉市及其周围县市.发病时间2~5月份4例,10~1月份2例.病例分布于内、外、儿科.6例均于输血后6~18 d出现典型寒战、高热、大汗三联征,其中间日热3例,稽留热2例,弛张热1例.其它症状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头晕.肝肿大2例,脾肿大1例.1例误诊为肿瘤,5例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外周血或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均找到间日疟原虫,全部给予氯喹治疗,剂量第1天1.0 g,第2~3天各0.75 g,症状均在3 d内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